揭开太极探手秘密的人

浏览

以前,我一直对太极拳的推手敬而远之,认为,现在一些所谓的推手既不能和泰拳、拳击、武术散打争高低,也不能取得很好的健身效果。但是,当我遇到了中国杨式太极拳杨健侯一脉的继承者魏树人老师的时候,我彻底改变了自己对太极推手的看法。当然,魏老师认为,应把太极拳应用的内容称为太极揉手(揉手跟推手本身是一回事,不称推手称揉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两个人相互用拙力顶牛)。后来,我接触魏老师的机会越来越多。越接触,越觉得魏老师所继承的太极拳奥妙无穷。

魏老师以前练了28年太极拳,但是越练越感到困惑,觉得太极拳也不过如此。也难怪有这样的想法,他1959年因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及心律不齐、左心房传导阻滞而学打太极拳。之后,拜访了北京城几乎所有的太极名家,但没有看到传说中能把人发得蹦跳而起的太极拳。学过简化24式及88式国家标准套路、陈式太极拳第一趟和第二趟、短剑、武当对剑、太极对棒、太极刀、太极剑、太极对练的魏树人虽然神经衰弱症好了,但是,对左心房传导阻滞却效果不大。如是,他才有太极拳不过如此的念头。当时的魏树人颇有些“自以为是”(魏树人语),直到有一天他遇到汪永泉。

汪永泉,当时担任着北京市武协副主席一职。他从来不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所掌握的杨式太极拳内功心法的内容。然而,文革之后所掀起的挖掘整理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促使汪永泉把对老杨家(杨禄禅、杨健侯)“太极内功(揉手)不外传”的承诺改变了。于是,魏树人才得以系统掌握和继承这套一直在民间隐迹的太极拳技艺。

医生断言魏老师只有3-5年的寿命,所以他55岁就病退了,但是魏老师在汪永泉老师教自己揉手技艺的时候心脏病被治好了。太极拳的揉手为什么能治愈心脏病呢?原因就是这个揉手和我们原先所认识的推手不一样,不是用力气、身法、招式去推人,而是在揉手的过程中,平和、从容地发挥神、意、气的巧妙变化,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对方体内,从而深层次地渗透、按摩、滋养对方的五脏六腑和皮肉筋脉骨,手扶贴着对方身上就如同问对方需要什么帮助一般——在屈己从人的前提下以静制动,避免冲撞,对人的内脏和肢体不会产生任何损伤;相反,会不断地调动和培养神、意、气,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患。

虽然太极拳拳架练习和揉手练习均有益于养生。但是,揉手可能更受一些人的青睐,原因何在?因为揉手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最和谐的一种交流的方式,神、意、气、形全方位地向对方渗透、融合,这样,双方对接的姿势恰到好处,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头脑宁静、灵敏,而宁静、灵敏的头脑会使气血形成一种有序化程度很高的状态。这种状态最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也许有人把太极揉手看成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其实不然,太极揉手并不是关于境界的描述,而是一种身心健康的方略,它和任何传统养生文化一样,彰显于世的内容保持着理法如一、理法不二的特点。既然如此,它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

揉手养生的关键是阴面的神意气。太极拳讲阴阳,但许多练太极拳的人只注意阳面的形体动作,而对阴面的神意气锻炼却不知道,这样的太极拳是独脚太极拳。神、意、气无形无相,属阴,此为太极拳所说的内功心法;而肉眼可以看到的形体动作属阳,在太极拳中被称为拳架子。神是意念的发韧点,是自身精神力量的凝聚和积累,可瞬间与意念、内气的行止相契合;意是人的念头的走向及变化,太极拳对意的运用发自内心,也就是“心诚于衷(中)而显于外”,其位置在胸部正中、两乳之间;气是为人提供能量的一种物质,此气是浩然正气,浩然正气在身,就会外邪不侵,百病不生,从而生命力旺盛。

揉手养生的窍门是“意在先”。形体动作之前,意念先动;意念出去了之后,手只是来描绘意念的。意念之后,形体是用来催发内气的。催,无形中就证明它是由神意做统帅,由内气做动力的。

揉手要让双方都舒适。揉手的过程中,如果有一方不舒服,就说明有人用了拙力,这样,就不利于养生了。如何让双方都舒服,要点就是揉手的双方身体放松、内心宁静。每一个动作都要放松,甚至末稍神经都放松。身形绷着,就如同满满的一瓶子水,添什么东西也进不去,假定你这个瓶子里边是空的,装什么都可以,肯定能进能出,这才叫行云流水、这才叫虚怀若谷。否则的话,你就是整天练丹田气,身体也还是僵硬的,这就不可能吐故纳新了。怎样才能达到放松呢?从找舒服上人手。找舒服就是在练意气之功——意在先,气催形会使身体很舒适。这种内在的舒服的美感,主要是靠意气的滋养——气血畅通、生命力旺盛而自然流露的健康境界。

揉手养生的基本技巧是推“大气球”—让“大气球”去碰对方的身体。在此过程中,“气球”还要有一些变化,比如,如果遇到对方顶力,就意想“气球”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压缩后迅即弹回复圆,并向受力方推进,弹发对方。

如何让自己手里始终有大气球的感觉?经常练习拍气球:两手好像粘着一个大气球(一手一个也可),然后,一次次地往地下或身前推揉,同时体会两手沾粘连随的感觉,这样练习几天之后,手上有感觉了,就可用大气球的方式来进行初步的揉手了。

经过20多年的探研,魏树人已经成为太极拳学者。他向来访者讲起太极拳来滔滔不绝,思维敏捷,人生哲理与拳艺内涵相得益彰,养生奥妙与科学之理相互交映。与来访者揉手时更是让旁观者感到佩服。

魏树人谦称自己所掌握的太极拳技艺像一棵隐伏在地下的小草,刚刚萌芽,还不为外界所知。希望这颗小草有一天能够在太极文化的土壤中茁壮成长,让全世界各民族人民都从中获益。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