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的起源、心法、习练要决、原理、马步和千斤重锤功的训练

浏览

咏春拳之起源

咏春拳,少林嫡传武技之一,关于咏春拳的起源,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我们在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下文中及本栏目中所列的“泳春”‘咏春拳““永春拳”,都为同一拳派的不同称呼。为不使读者误解,本文统一用“咏”。)

第一种说法是始创于福建严咏春,咏春拳因此得名。严咏春拳是清中叶少林俗家弟子严四之女,她偶然看到蛇鹤相争,受启发而在自己原有的武功基础上,创编了咏春拳术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咏春拳创始于五枚师太,见到蛇鹤相争而有所悟的是五枚而非严咏春。五枚师太是清初的少林派弟子,有说她还是少林白鹤拳高手。由于福建南少林被清政府所焚,她为了避祸,隐居于川滇边界的大凉山,因见蛇鹤相争而创出咏春拳,后来便传于严咏春。

第三种说法是,五枚创咏春拳后,并非直接传给了解严咏春,而是传给了少林弟子苗顺,苗顺传少林俗家弟子严二,严二再传女咏春及婿梁傅俦。这个严二就是前面据说的严四。

第四种说法是:咏春拳的创编与五枚师太或严咏拳均无关系,更没有什么蛇鹤相争,而咏春拳的前身应为咏春拳,是清初反清组织“天地会”的一种斗争的武技,为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尘庵主所创。他(或“她”)首先传给汀昆戏班的武生张五(人称摊手五,据说有“一只摊手独步武林”之誉),张五后来落难来粤,落脚于南海县佛山镇大基尾的“琼花会馆”,便将咏春拳传于粤剧界诸弟子。后咸丰年间李文茂起义,诸弟子为避祸而将“咏春拳”的“泳”字改为“永”、“咏”。红船中人黄宝华、梁二娣、大花面锦等人学得此拳,又再传给在佛山筷子路开中药店兼行医的梁赞,此后梁赞将咏春拳发扬光大。

第五种说法,又说咏春拳应为永春拳,得名于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乃当年进殿者所习的南派内拳法,全称是少林永春,总教习是少林弟子至善禅师。南少林被婪,至善逃避到佛山,曾一度藏匿于粤剧红船中当伙夫。后因在东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戏班中人便纷纷拜他为师。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苏三娘,为戏班中花旦,所学尤精,被人誉为“永春三娘”。后三娘将武功传于红船中人黄华宝、梁二娣等人,黄、梁又传佛山梁赞,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发扬光大。

本站收集到的一种最详细说法是:咏春拳,少林嫡传武技之一,咏春二字乃是为了记念咏春拳之创始人严咏春师祖。祖师严咏春原藉广东福建,其父严二公于九连山下经营豆腐买卖。而咏春则自小跟随五枚大师习技。及后更因见蛇鹤相斗而悟出拳术之道,并得其师父五枚大师之修正,因而武技大成。咏春师祖并要求五枚大师为拳命名,大师则答曰你既名咏春,就将咏春命名此拳可也。因此,咏春拳之名正式诞生了。

祖师及后下嫁梁博仇,其后更随其夫返粤并将其武技传与博仇,因此其夫尽得咏春之所传。此为咏春拳之第二传,时在嘉庆未年。博仇因与红船中人友好,并常与其友梁兰桂、黄华宝及梁二娣等饮酒论技,博仇更将咏春拳与华宝等人交换红船之名技六点半棍。及后更与华宝等人随红船漂流,在此期间,他们更日夕钻研,苦心练习,不两年己尽得其秘奥了。梁兰桂、黄华宝及梁二娣等可称之为咏春拳派之第三传。少林六点半棍更为习咏春拳者必修兵器之始也。

华宝六十岁后退休,税居于佛山快子市,青云街。快子市有名医梁赞行医于杏济堂,颇富盛名,佛山人之称之为赞先生。而华宝与赞先生友善,且退休后长日多暇,乃到杏济堂与赞先生饮酒论技,并将咏春拳术,尽传于赞先生,时为逊清道光年间。

梁赞,原籍山县古劳,只是世居佛山而矣。赞先生医术精湛,经营草药店杏济堂于快子市清云街。他交游广阔,故人缘甚佳。赞先生性好武技,涉猎甚广,但并未令其满意,自随华宝习咏春以后,他即感到咏春拳,在法度用力,身型和手法上,无一不是上乘之法;再凭其天资聪颖,苦心钻研,使咏春拳能在晚清期间,在岭南一带声名大著。然而,赞先生因店务缠身,未能广授徒众,所以并未令咏春拳盛极一时。但能得其真传者,除其二子梁春及梁壁外,仅陈华顺公一人而矣。

华公本藉顺德陈村人仕,他亦世居佛山,并以找钱为业,混号找钱华。因华公之找钱事业,常经杏济堂,故有缘师事赞先生。技成后,更于赞先生前技服猪肉贵,声名大振。及后,赞先生去世,华公设馆于莲花地大街,正式教授咏春拳术。然而咏春授拳之法,与一般少林拳术不同,因它需要通过长期□手之练习,而□手之最佳练法,需由个别教授,故未容多教,故此华公收费颇昂,遂未为一般人仕所能负担,而能学者,多为贵家公子而矣,当时有「少爷拳」之称号。故在华公时期未能广泛流传。

能得华公之技者,有吴仲素、何汉侣、雷汝济、叶问及其子陈汝锦。但能将咏春拳术一派推广者,首推叶问。叶问本为佛山名门望族之子,因年幼体弱,七岁便投入陈华顺公门下学习咏春拳术,而华公以其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故经常亲自教授,而吴仲素则从旁协助,常与叶问□手,将咏春拳奥妙逐一指点,叶问因而武技大进。可惜华公染病不起,弥留之际,嘱咐吴仲素继续教导叶问及其子汝锦。叶问随吴仲素苦练三年,比前更大有进步,时年不过十五。翌年,叶问奉其父命来港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在此其间,得同学介绍,认识梁赞先生之子梁碧,并随梁碧修练咏春拳术,尽得其学,且技更大进,而性情亦变为谦厚和霭。三年后,叶问返回佛山,广识佛山拳豪,更有义助温大牛比武事件,轰动佛山。于光复后,他投身军政界,如破沙糖之政绩甚佳,以在公正路三品楼勇擒剧盗罗灶为人乐道。直至佛山变色后,叶问便离开佛山,避居香江,约为一九四九年。此时叶问初到香港,生活未能安定,幸得友人李民幸介绍,在九龙深水大南街港九饭店职工总会教授咏春拳,也开始了叶问授拳的生涯。当时门下弟子有梁相、骆耀、徐尚田、招允、卢文锦...等人,后而在海坛街、利达街、李郑屋、大道东大王庙、青山道兴业大厦...等多处地方授徒,廿年来,叶问对咏春之改善及推广,使咏春一派能在香港、台湾及世界各地得以发扬光大,声名大噪。

以上诸种说法虽然都是各有所本,且尽皆言之凿凿。各自以为真实可信,但都不能尽善尽美、无懈可击、可作权威立论。若从时间、地点、人物、历史背景等各方面作仔细推敲,则上述诸说,均让人有可觉疑惑之处。有些言之过简,难以辩真伪。如一尘庵主,说者就只有这么一句话,“泳春拳乃嵩山少林寺弟子一尘庵主所传”,连性别都没有讲清。“嵩山少林弟子”则似乎出身于嵩山少林寺应是个女尼。再者,一尘庵主若果真是一个女尼,而五枚师太也是一个女尼,两者是否就是同一个人物,也颇有思考余地。可惜材料缺乏,无以考证。

有些则与历史背景不符,失去存在的依据。如五枚师太、至善禅师,都说成是因南少林被焚而流亡外地的。但据当代历史学家及武林界人士,依据清官档案材料的考证,在清朝,南北少林皆倍受朝廷恩宠礼遇。不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直至光绪、宣统,都从来没有发生过朝廷焚烧少林之事。火烧少林一说,是当时的反清组织“天地会”,为了煽动起武林人士的反清情绪而编造出来的。既然历史真实并非如此,则五枚、至善逃亡避祸之说就难以成立,他们因此而创编了咏春拳,并将少林永春殿的咏春拳传播出去之种种说法,其可信性自然也很值得怀疑。

有些则与现实有出入,难以自圆其说。如说摊手五或是至善禅师,在红船所传的本是叫永春拳,后因咸丰年间粤剧艺人李文茂起义,遭受清政府镇压,连及“琼花官”诸弟子。为了掩人耳目,门人乃将所习之永春拳改名为咏春拳或泳春拳。即就是说,永春拳与咏春拳、泳春拳应是同一拳派的不同称呼。但据考证当时的事实是,泳、咏春拳流传之时,永春拳依旧公开流传于世,两者并行不悖。难道一部分因避祸而易名,而另一部分则无需避祸?这似乎是说不过去。且今天的永春拳与泳、咏春拳,虽然其音相近,但却各自不同的武学内容与训练系统,实乃两个不同的拳派,不能相混。所以上述说法,似与事实不符,难以弥缝其说。

其他如严咏春其人,关于她的种种传闻,实也颇有斟酌的余地。若真有其人,则其生存的年限就很有考究。若说她是五枚师太的传人,则她起码是雍正、乾隆年代的人。有一说梁赞曾遵其黄华宝之命,往福建寻严咏春继续学艺深造,若说严咏春既学艺五枚,又传艺于梁赞,她便跨越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六个朝代,起码活150至200岁,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严咏春是否确有其人,她生活于哪个朝代,就很有必要弄个清楚。总之,上述种种说法,只能给人留下一个有待揭开的谜底。

咏春拳的起源所以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人们对咏春拳的崇拜、敬仰,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出于崇拜心理,人们往往不满足于一般平凡的说法,总喜欢把所崇拜的东西找一个不平凡的出处,把它传奇化、神话化。再加上口头传说中的不断加工、创造,于是越说越多、越说越玄,与历史真实距离越来越远,终至面目全非,各持已说。人是如此,物是如此,古今先贤、帝王将相,总有不平凡的出处。所谓“不凡之子,当异其生”,这是咱们中国很有趣的一种历史现象。有关咏春拳起源的种种不同的说法,大概也是属于这种现象,历史就是这样活在人们的口中。咏春拳起源之谜,恐怕将永远是一个无法解开的历史纽结。让诸种说法并存,让它们一代一代流传下去,给人们留下一定的神秘感,让人们去思考、去想象,也未必不是没有积极意义的。


下附叶问宗师所撰之《泳春拳源流》:

泳春拳源流:先祖严咏春氏,原籍为广东,少而聪颖,行动矫捷,磊落有丈夫气,许字福建盐商梁博俦。未几母殁。父严二事被诬,几陷于狱,因是远徒川滇边区,居于大凉山下,以卖豆腐为活,此清代康熙年间事也。其时河南省嵩山少林派,武风甚盛,招清廷忌,派兵围捕,攻而不下。适有新科状元陈文维者,邀宠献议,设法勾通寺僧马宁儿等,四处纵火,里应外合,少林寺被毁,僧徒四散。由是五枚法师与至善禅师、白眉禅师、冯道德、苗显等五人亦分途出走。而五枚止于大凉山(又名栖霞山)白鹤观。每日下如市,因与严二父女贸易,渐且作稔熟。

时先师年已及笄。有当地土霸涎其姿色,恃势迫婚。父女二人日有忧色。为五枚法师洞悉其由。因怜其遇,许以传技保身,使该土霸俟能除,梁氏婚约后始赋于归。由是即随五枚返山日悉勤修苦练。技成,乃约土霸比武,卒将土霸击倒。自此五枚云游四方,频行殷殷诫以严守宗风,等婚后发扬武术,同佐反清复明大业。综合过去事迹,知咏春派拳术,实宗于五枚法师也。

先祖师既婚,首传技于夫婿梁博俦,其后梁博俦传梁兰桂,梁兰桂传黄华宝。黄华宝为红船中人,与梁二娣为伍。恰至善禅师混迹红船中为“煲头”,将绝技六点半棍传与梁二娣。而华宝与二娣以共事红船之故,因得日夕观摩,互相传习,补短截长,混成一体。从而咏春拳之有六点半棍者,盖有由也。遂至梁二娣传技于佛山名医梁赞先生,梁赞深得其奥,达于化境。远近武士慕名来请与较者辄为败,由是声名藉起。后来梁赞传于陈华顺。而问与师兄吴小鲁、吴促素、陈汝棉、雷汝济等师事陈华顺迄今已数十年。是则吾侪之于咏春派拳术一脉相承。其来有自数典不忘乃祖,饮水应念其源,自宜有以纪念先祖孕育之恩。抑亦所以维系我同门侪辈也,缓拟发起组织咏春堂联谊会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想同门师友定有同情也。我武唯扬,胥焉有赖此耶。(叶问)

咏春拳之心法

(1)中线理论:中线者由人体头顶至尾闾(尾龙骨)之线。若将敌我之中线连接使成一个中线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们在进攻和防守方面是绝对的有利.在进攻方面,我们沿着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最短之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自然较快击中。再看我们若向敌方左或右攻击、对方很容易卸去我们之力.但若我们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则甚难卸力,而且受力较重。在防守方面,我们守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及沿着中线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轨。

(2)朝面追形:与对方朝正面对面者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对方面向其他方向)我们之面沿着中线平面追望对方中线之形者是为“追形”。咏春对敌时尽可能是正面朝敌的。无论敌方环绕着我走向任何方向我们必定朝面追形向着敌方。其好处如下:①防守方面:简化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来向。因为正面之攻击,敌人向我们进攻之来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们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②进攻方面:配合中线理论。我们较易击中目标及敌人受力较重。②出手快而影少;仅手美同时到达敌人,所以出手时不用转。动勃颈。因此出手之影(先兆)会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相互兼顾。

(3)埋踩理论:咏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数是手踩紧贴着中线平面的、好处如下:①巧方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②守方面:一方面埋踩本身已保护身体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防守;

(4)收踩理论:永春出手后(不论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踩微曲是为收踩。这样除了有利自己同一双手能立刻再作攻击外,在防守方面使敌方难以取我们之关节并守位方面亦会较紧密。

(5)“来留去送”心法.“来留”者对方向我们击来之手法,我们除了消外最好尽可能将其留住,以便利用咏春桥手相接之感觉将其控制。“去送”者当敌方发强力向我们去来,我们利用手法把击来之方向改变,令其攻击不能击中我们,若可能我们应再加力顺其势向那改变后的方向送去,令敌失势或把式用老。

(6)“甩手直冲”心法:“甩手”者是指当对方突然将与我相接之桥手撤去(不论何任何方面)。每当对方“甩手”,我们应以第一时间发招冲出直攻敌方为之“直冲”。“朱留去送”和“甩手直冲”心法,是从离手练习锻炼出来的。

(7)攻守同期;当我们消对方之攻击时,在可能范围内我们应同一时期发招攻向对手。这样将会由被动变主动而达到后发制。

咏春拳之习练要决

一、整体:

任何拳术都有其富有个性的肢体表现形式,但任何拳术的终极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求得整体,整体的力量和整体的协调及整体的移动。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所有功法和招势,都是渡河之舟,是在达到整体后必需要舍弃的东西。说到这里,须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你很容易的理解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但是你却不能因此就不重视形式,以为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来直达内容,从而省却形式的练习阶段,并自诩为捷径。其实不然,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讲,形式上的正确往往比内容更重要,所谓先求形似再求神似也。因为神似也就是内容往往蕴含着很多初学者无法理解的东西,或者是理解了也无法做到的东西。因此初学者必需通过形式来取得将来达到神似的能力。

有不少人喜欢用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来形容自已的东西是多么的珍贵。其实大不列颠全书以及四库全书从来就没有人说他们是假传。而如果哪位师傅拿出一张纸,给你写上一句话,你就能得道成仙吗?所以说,真传还是假传并不在于说话的多少,他要根据接受对象来谈。他不理解,你当然要多角度,多反复的为他讲,他一听就懂了,你又何必费话?李小龙一生的感悟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有限为无限。这不正是教导人们,形式是通往内容的必经之路,你必需大步向前,而不要梦想一跃而至,但是你更不能总是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却失去了你的方向。咏春拳练习时多为上肢的运动,特别是在练习小念头的过程中,马步基本不动,但练习者切不可忽略了下肢,丢掉了整体。使拳术在上下分离的状态中进行,那样是练不好咏春的。

二、风格

咏春拳是一门男女适合、老少咸宜、攻防俱备、功效显著的拳术。咏春拳术注重防卫,稳重灵巧。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移动迅速,攻守兼备,体力肖耗小。咏春拳的防护方法是短桥相接,连消带打,来留去送,甩手直冲,多以小臂接触对方,化解对方的力量,而进攻时则义无所顾,讲究寸劲。学习咏春拳要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即先求动作工整准确,放松慢练,不要一上手就求打出寸劲的力道而肌肉僵硬,马步虚漂。待动作熟练后,有所体认,再加入念力(即意念,内力)练法,以求提高。并最终形成自身的风格。

三、求实

要点在于入门拳套小念头,此套路短小精悍,易学易练。但所担忧者,初学者切不可因其简短易学就轻视之,比葫芦画瓢,不求甚解,闭目自欺。相反,正因为其短小易练,更适合初学者练习,且不会耗时太多,方便你逐渐加码,提高运动量。小念头的每一招式均有其实用方法,学者更要认真体悟,每一动作都不可马虎,要精益求精。为将来练习更高深的咏春拳术打好坚实基础。

四、坚持

这一条看似简单,但阿龙却将它放在最后来讲,是因为这一条对于自学功夫的朋友来讲,却是第一重要的,没有坚持就没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没有最终的收获。恒心,练武必备的品质,如果你做不到,什么真传,名师,对你来讲都是一场空

咏春拳的原理

咏春拳之“守中用中”原理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一条从正面百会穴正直下行至人中穴、咽喉、心窝、丹田,直至地面的中心线(如图),简称之为“中线”。咏春拳为什么提倡“攻守抢中线”呢?

一是因为“中线”是人体上的重心线,如果破坏了人的重心线,人自然会失去重心而倒地;其次是因为人体大多数的要害部位都集中在“中线”上,所以有效地打击对手的“中线要害”,也是击倒或击败对手的捷径。

当然,正因为攻击对手“中线部位”可轻易将敌击倒或击伤,那么,你在攻击敌方中线要害的同时更要注意守护好“中线要害处”,这也就是咏春拳或是截拳道中的“守中用中”,也是咏春拳中最基本的核心指导理论。如不谙“中线”之原理,则很难臻至咏春拳之最高境界。

我们都知道咏春拳是一种高度技巧性的拳术,它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巧”字,而“攻守抢中线”便已将这个“巧”字发挥到了极限,因为即便是一个体形瘦小的人,倘能在搏击中有效击中对手的“中线要害”的话,亦能迅速制敌。

当然真正的咏春拳高手还能在对手“拳抢中线”的同时,“后发先至”而反“抢”敌“内门”,即以我方的“中线动作”将对方的手臂从“中线”上“挤”出,而使对方的攻防动作只能处于外围,这一技击特点在咏春拳中又叫“里帘必争”,当然这也是有科学上的道理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我方已经严密地摒护住了自己的“中线”,那么对方便无法发起其威力强猛的直线攻击动作来,而只能以速度较慢的弧线形攻击动作从侧面(两侧)攻来,这样一来便处长了其攻击距离,同时亦延长了其作用时间,自然也就降低了其攻击效率,而我方则可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并进行有效的迎击或防御,而且我方在防御的同时仍可由“中线”直插进去而果断重击对手。

咏春拳之“经济节约线”原理的运用

所有与李小龙交过手的技击家无不惊异于他的快如闪电般的惊人攻击速度。据他自己解释,他的动作之所以往往可以快人一步,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反复训练与不断地快速击打来练习速度;二是他所使用的动作本身便已决定了它将拥有极快的速度。

李小龙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无论是咏春拳还是他后来所独创出的截拳道,都以那种简单、直接、强劲、快速的直线攻击动作为主(攻击动作通常分为“直线攻击动作”和“弧线形攻击动作”两种),原因是由于“直线”攻出的动作所走的路线最短,与那些弧线形动作相比,它节省了大量的运动时间与运行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对手抢先发起攻击,而我方却仍可后发先至迅速准确地击中对手。此种原理在初中课本中已经学到,叫“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如果把前一节中的“攻守抢中线”同这里的直截了当的省时、省力的“直线攻击法”相结合起来,便可得到这样一个理念:咏春拳的攻击动作之所以令人防不胜防,是因为它是由最短的路径去直接创击对手的“中线要害”或是距离已方最近的目标,从而大大增加了对手对此类动作出反应的时间与难度,此类动作的威胁性就犹如手持一柄利剑去直剌敌咽喉或心脏一般(西洋剑术都是把主攻手放在前面,以增大攻击的突发性,这一点正好与咏春拳的格斗风格不谋而合)这种威胁是令人胆颤心惊的。

正因为咏春拳的攻击动作贯穿了省时、省力、短促、突然的原则,所以才被冠上了“经济节约线”的名号。当然,这种科学而合理的原理与原则是咏春拳所独有的,最起码咏春拳也比别的拳派更加注重此等原理的运用与发挥。咏春拳中的“后发先至”并非它一定要求练习者做到,而咏春拳本身的技术结构注定了它可以这样做到。

咏春拳之“内外门”原理的运用

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这句著名拳谚,那么这个“门”又到底是如何运用的呢?首先它起到一个防守的作用,不过相对于咏春拳来说,它所起到的作用好像更大一些,或者说在运用上划分的要更详细一些。

通常可把人体划分为两种:即“内门”与“外门”,一种是处于两手臂之外的称为“外门”,两手臂之内的则称为“内门”。在此种“内外门”之中,当对手的攻击处于外门时我方则根本不用理会。

另一种“内外门”原理是:把向前伸出的手臂之前半部分称之为“外门”,后半部分即上臂部分称之为“内门”,这种内外门之分是以自己的肘关节为界的。在实战时,对于对方任何攻向外门的打击动作皆用已方前手来格挡,同样的道理,对于对方任何攻向已方内门的动作皆用后手来防御。也就是说前手主要用来防御外门攻击,后手主要用来防御内门攻击。

在实战中,无论对方的招式如何变化,皆不外乎是置于自己的双手之“内门”或“外门”而已。当然我们应设法使敌双手置于已方“外门”,也就是设法使其双手离自己的“中线要害”远一些;或者说使其攻击偏离自己的身体。这就要求已方的双手应始终占牢“内门”这一关键部位,当然,这一要诀也是应与“守中用中”之诀结合在一起运用的,也可以说“守住内门”是“守中用中”的一种延伸。

如果你的双手能够始终守住内门的话,除了可籍此屏护住身体上的大多数要害部位外,即使已方在发起攻击时也会快捷许多,因为它亦基本上由中线直接发出,故同样可节省时间与距离。格斗讲求的是瞬间的闪电般快速反应,因此哪怕是仅仅快出几分之一秒时间,都可能会抢先击中对手并一击制胜。

咏春拳之“四门”原理的运用

咏春拳给人最大的印象恐怕就是“招法快如闪电”及“手法之防护风雨而不透”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手法的密集而有效地防护呢?这就需要来研究咏春拳“挡四门”原理了,在这里且简称为“四门”原理。

所谓的“四门”,也就是在身体的正面划出一个四方形的面积,然后再在此四方形面积内划分为4块面积均等的方形区域作为对方攻来时各种格挡法的依据(如右图所示/本图为李小龙早年所绘)。此“四门”之标准是高不过眉、宽不过两肩、低不过腿。

具体施用标准如下:

一、前手上半侧为“高外侧门”:该处主要用来防御攻向已方头部右侧的打击动作,而且无论对方用何种动作(包括拳或掌)向此处攻来时,我方都可用前手迅速将之挡至外侧。

二、后手的上半侧为“高内侧门”:该处主要用来防御敌方攻向已方头部左侧的打击动作,而且无论对方用何种动作向此处攻来,我方都可用后手迅速将之挡至外,或挡向右侧。记住,此时须一手防御另一手迅即攻击,亦即做到“攻守合一”,在手部格挡的同时,身体尽量不要有左右的摆动动作,以免影响自己的重心平衡。

三、前手的下半侧为“低外侧门”:主要用前手之外腕部来做短促快速的格挡动作,也就是用来防御对方攻向已方右肋、右腰等右侧要害处的打击动作,例如可用来防御对方的低位拳法或快速踢击动作。

四、后手的下半侧为“低内侧门”:主要用来防御对方攻向已方身体左侧要害处的攻击,例如用来格挡其低位拳法或是中位踢法等,挡触的部位仍然是外腕部(亦即腕骨之下锋处),在实战中运用本动作时应做“双手同步动作”,也就是左手挡出的同时,右手亦果断出击并准确击中了对手。

咏春拳之“不动肘”原理的运用

在咏春拳中,“不动肘”主要是相对于防守而言,当然也并不是说在防御或格挡敌方的攻击之时已方肘部是完全不动的,而是肘部几乎不动或者应尽量少动,仅用手或前臂的动作来完成防御,以避免因已方手臂的过大防御动作而使自身更加暴露。

因为我们都知道,“摆桩法”或“戒备势”是防护最严密的姿势,你一旦发出攻击或去做过大的防御动作时,必会将你的手臂对自己的相应的要害部位的防护放开,从而遭到对手乘虚而入的突然打击,所以说你的防守动作应恰到好处,肘部尽量不要做幅度较大的动作。当然,“不动肘”最好能和咏春拳的其它要诀结合起来运用,例如和“四门”原理配合运用便可称得上是完美结合;

根据“不动肘”原理,手臂及双手的活动范围以“上至眉毛、下至大腿水平线、左右以两肩宽”为限度,在此标准内所构成的“四方形”内肘部当可发挥出最高效能。

通过李小龙以上讲解,我们可以具体得知“不动肘”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优点:

一、以肘部为轴而用手臂去进行防御。也就是以肘关节为转轴而用手臂去做恰到好处的防御动作,这样既可以避免自身动作过大,又可以手臂的精简动作去迅速完成防御动作。

二、肘部不动本身就是对身体的最佳屏护。因为不动肘或者说肘部屈曲可用来有效地保护与封闭身体上的诸多要害部位,如肋、胸、腰等,同时手及手臂还可快速地去格挡对手的攻击动作。

三、肘部的“台风眼”作用。咏春拳中的“不动肘”原理就同台风的原理一样,它的风眼通常是静止的,但其外围却具有极其强大的威力与破坏力,不动肘的原理亦即以肘部为中心,而手及手臂则可以做任何方向与角度的动作,并由此产生极大地打击威力。在这里,肘部及乎是始终不动,肘部与身体的间隔差不多有10厘米。当然,肘部虽然不动而做为活动的轴心,但却不是僵化的,它可以做为一种辅助手部运动的有效装置。例如手与腕一旦无法控制对手的动作时,肘部可以做为辅助力量来协助手或腕化解对手的劲道与压力。

四、肘部不动还可保持咏春拳独有的“肘底劲”的优势而使手部强劲有力地攻出。也就是攻击时直接以肘部为动力并从“中线”上果断攻出,用短促的“瞬间爆炸力”去重创对手或“洞穿”目标。当然,这种中线攻击动作亦符合“守中用中”的要求。

咏春拳之“攻守合一”原理的运用

“功夫之王”——李小龙潜心练习咏春拳整整10年(1954年-1964年),后来的“振藩功夫”及“截拳道”也仍以咏春拳为根本,那么李小龙为什么这么重视对咏春拳的修习呢?这实际上仍是由咏春拳的科学价值所决定的。李小龙是个讲求实际效率与注重效果的人,他决不会对无用的花招虚投入精力,相反,他却会对真正有用的东西苦练不缀。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打击动作之所以快,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合理运用了‘攻守合一’的打法,故而会大提高打击速度。”

别的拳派的动作打法都是先“一攻”再“一防”,或是先“一防”再“一攻”,也就是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分成了两步或者两节拍去做,故而动作自然会慢一半。而咏春拳的打法则是“在防守的同时便进行反击”,亦即将别的拳派两个节拍才能做完的动作在一个节拍就可做完,用来节省一半的时间。你说李小龙的打击能会不快吗?搏击的取胜往往取决于关键性的“几分之一秒”或是“几十分之一秒”,所以哪怕是快一点点,你也会占得先机。也可以说咏春拳或截拳道一出手就具有攻与防两种意义,也就是它们没有单纯的防守,也无单一的进攻,而是“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样一来,就是防护(反击)却又可同时击中对手,说是进攻却又闪开了对手的攻击,总之是攻中有防,防中寓攻,攻不离防,防不离攻,讲求“攻守合一”与“消打合一”。

咏春拳之“长桥寸劲”原理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咏春拳是一种典型的近战拳术,它提倡以——短、快、脆、狠的动作于瞬间击倒或重创对手。正因为它的动作短快,所以出招迅速突然,所用的时间极短,因此对手极难防御。你自己可以尝试一下:一种从50厘米以外攻来的拳法,一种从20厘米外攻来的拳法,是不是前者更容易防守一些,因为它的运动规迹较长,所以你有足够的时间对此做出有效地反应,这样一来你就知道咏春拳运用“短小”或“短快”招术的秘密了吧!原来它是为了让对手难以防御而去专门设计的。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距离短,它发出的拳法之力道是不是就会相对小一些呢?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产生是因为大家对咏春拳不不够了解,因为武术中的劲力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快速精彩的短劲,也就是发出前后时间短、速度快、穿透力极强的类似于压缩的弹簧突然弹出时的劲力,这种劲起动的时间短及预动相当小,故对手极难发觉,也不容易防范;另一种则是以腰、腿、胯、肩节节相推顺势涌出的劲力,这种劲运行的距离较长,份量也很重,叫“长劲”。不过咏春拳所主张运用的是前面的那种“能入里透内”的具有“震荡力”的极强的短劲,无论是截拳道一代宗师李小龙,还是在海外有数千家咏春分馆的梁挺博士,都以超强的“寸劲拳”而著名。同时,在实战中运用“寸劲”还有一大优点,那就是一旦攻击落空时却不易影响自身的重心平衡。

咏春防踢击金律

进攻性踢击的金律:

格挡后立即踢击———在你的对手完成他的进攻后;攻击部位不要高过他身体的中部;用前踢和直线踢击打过一个回合的向后退的对手;当看出对方欲发动踢击时,用腿在其进攻脚离地前截击。

防踢击的金律:

防好中心线迫使对方采取长一些的路线来攻击目标;训练你的眼睛观察好对手的膝关节,来判断其踢击的线路以及试图踢到的目标;快速移出对方踢击的路线并反击或截击;尽可能保持对方踢击的运动但要使其偏离目标以使其露出破绽接着踢他的支撑腿破坏他的平衡;缩小与对方的距离,并移出对方踢击的范围,同时移到他进攻手臂的外侧立即反击,使对方处于防守地位。

根据物理上的规律,同一时间一个力只有一个方向。物体向确定的方向运动时间越长,那么要改变他的运动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那么这是因为你想让物体向其它方向改变时,它已在自己原来的方向上移动。当对手用踢击来对付上肢攻击时,他的脚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路线才能攻击到你,距离就等于时间,所以较长的距离留给我更多的时间去反应,在对付踢击时,第一步是精确的训练你的眼睛或视觉反应,这样你就能及时的确定你的对手将如何攻击你和攻击你身体的部位。

传统的咏春拳教会你观察对手的肘来确定其上肢攻击的目标,用掌击肘部来格挡,这是因为肘的运动指示出整个上肢的运动。而上肢不可能在没有肘随着移动的情况下运动。膝关节对于腿来说恰如肘对于胳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因为距离等于时间,你应当保持好并对付好最急迫的威胁。直线攻击,即从中心线(你和对手身体中心的连线)攻击,你必须抵挡住这种最短线路的攻击,而且正面防守也易于实现,这样对手必须想办法绕过你的防守。

无论在任何时刻,只要可能你就奋力去使其攻击偏斜,稍稍把其撞击离原来的路线,但不要阻止其进攻,如果你阻止了对方的踢击,对方就处于一种可以再次发动攻击的状态,显而易见的,使对方踢击的腿保持运动并尽可能发现其弱点是非常重要的。控制住对手的攻击侧上肢,可使你掌握对方的平衡,而对手很难对你再次发动进攻。

如果对方踢击的目标在你身体的中部或中部以上,你应当用上肢格挡;如果踢击的目标在你身体的中下部或下部,一般情况下你应当用腿来格挡。当你采用幅度较兴的格挡时,你很容易能保持身体平衡并能进行迅速地回击。传统的咏春教练常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形容他们武术中破踢击的方法:如果一个锤子对准钉子的头并用足够的力量打下去,将会把钉子一直敲进木板,但如果学着在锤子开始运动之时,判断好锤子下砸的方向并迅速做出反应,比如说让钉子头偏离方向,就完全钉子被钉入木板。

咏春拳之马步

马步,是练功夫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各种拳术对马步的动作要求有所不同,作用也不相同。短打拳术的马步有:外钳阳马、内钳阳马、二趾钳阳,三角(藏三脚)钳阳马、吊提马、单蝶马、双蝶马等。

外钳阳马:左脚在前,右脚在从,站成不丁不八;左膝关节向外互相扭旋使髋关节向后移靠,右膝关节向外扭旋,使髋骨向前移靠,两膝关节的力相互拉开,两髋关节成相夹状,右脚占三分力,左脚占七分力(三七马);身形偏向后龟背,田鸡肚(即含胸拔背、收腹)。外钳阳马能使两脚的力由则旋向外则,使外则肌肉膨胀有力。

内钳阳马:两脚站好不丁不八后,关节向内扭钳,髋关节向外旋开右膝关节向内钳靠,形成两膝相夹相合的力,髋关节的力相反成相互拉开,左脚占七分力,右脚占三分力。身体前扑,吞腰松胯。

二趾钳阳马:两脚左右分开,距离比两肩略宽,两脚第二趾筋用力向内向后拉,髋关节内则也同时互相对拉,力向骨内收敛。

三角钳阳马:两脚站在身体中线两边,然后从脚趾开始收缩关节继而收叠跟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节节锁紧。外钳阳马主要练外则肌肉和筋膜,内钳阳马主练内则肌肉,二趾钳阳马主练筋,三角钳阳马主练骨。各马互为转变即为“步”,步是筋、骨、肌肉易变所产生出来的动态。

钳阳:“动则生阳”,“阳”是指人体中的阳经、气,肾阳、心阳、肝阳;督脉,阳跷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有凡带钳阳的都要用些力,含蓄阳经脉紧些,使阴经畅通,练以达阴阳平衡,故名钳阳马。持之以恒,细心体会。马步运动自如时,三盘也就形成,初级套路多用以上马步。以上浅见供爱好者查考,并作抛砖引玉之用。

咏春拳之千斤重锤功

话说咏春习者,大都是秀士书生,自古书生多壮志。在吟风弄月仰或经国济世伏案之余,活动活动胳膊腿,以博个文武双全之修。可能在偶然时发现这个练法不错,就一代代传了下来,但今人多视之简单而轻之,或晒然嘻笑,却不知内中玄妙,明珠暗投,岂不惜哉。

这个练法,简易至极,但其功用却极宏著,能在短时间内增强发拳力度,誉之千斤,当然太过,但也说明其力度不可小视,难能可贵的是对于穿透性力理的养成最有好处。体悟得透,拳到人飞并不为难。更能增强上肢结体强度,以令形值强化,人攻我不入,我攻人莫御。并能初步明白力由何来?当何驭之?又如何左右互换?不然纵顷洞庭之水为墨,也未必能让初学者知个一二。

练法嘛,说出来大家不要笑,更不要骂我故弄玄虚,因其中确有玄虚须要细细说明。

咱们都在地上练过伏卧撑吗?现在不在地上练,在桌上练。以双拳撑桌,间开一掌左右,双臂撑到略直,注意把身体悬空撑起,脚离地,把重量全压在拳上。唉,说不定已经开始有人骂了,这样的东东谁不会呀。且慢骂,关键就在这里了。当以双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之时,有意让双臂双肩肌肉全部放松,越松越好。这时,你会感觉力量全撑到了双肩背部之中心夹脊处,这就对了,这时,你试试动动双膀扇子骨,用扇子骨处的力量,(注意双臂放松,不可丝毫用力)撑一撑劲,把身体撑起。初学时有点困难,但几天之后就会得心应手了。当你能随意用扇子骨处的力量把自已的身体撑起放下时,可试着用单一面的扇子骨撑一撑,左撑撑、右撑撑,当用一面的扇子骨也能随意把身体撑起放下并能左右随意转换时,恭喜你,力由根发、阴松阳紧(因双臂要保持一定姿态,处于受力状态,在放松的意念指指导下,自然就会阴松阳紧,当松的松,当紧的紧,肌肉高度协调)、力由内换、通肩达背等等东西,你就掌握大半了。

这个练法简单得让人好笑,所以人们总不太重视,殊不知,大道本也是平常的。

我曾教过一个因瘦小体弱面常常被人欺负的在校学生,因见面时间太短,不能教得太多,只好让他每天这样撑十来分钟,其它的一概未教,未想到,在二个月后,他忍无可忍之下,一举手,将一个长期欺负他的大个社会青年下颌骨击碎,以至让人括目相看。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