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

中国的少数民族。(见彩图)部分自称“布朗”、“邦”,部分自称“阿瓦”、“阿尔瓦”、“伊瓦”、“佤” 和“翁拱”等。 汉族或傣族称之为“濮满”、“蒲满”、“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 耿马及思茅地区的澜沧 、墨江等县。有58476人(1982)。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一说属布朗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会汉文、傣文

布朗族 布朗族妇女 族源与设治

布朗族是云南省的古老民族之一,其分布地区西汉时属益州郡,东汉时属永昌郡。汉文史籍中对云南孟高棉语族诸民族先民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称谓。汉晋时统称为“濮”,唐宋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 明代分称佤族为“哈剌”。 清代始见“崩龙”族称, 其余仍称“蒲蛮”。 唐宋时期“朴子蛮”地区受南诏、大理政权统治;明朝设顺宁府,以蒲人头人充任土知府。后来原居于云南南部的部分蒲人发展为现在的布朗族。

反帝反封建斗争

布朗族人民具有革命斗争传统,曾和其他民族一起举行过多次起义,反抗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其中以清咸丰十一年(1861)墨江哈尼族、布朗族人民起义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一度攻占了镇源、墨江的大部分地区,斗争坚持长达七、八年之久。1943年,西双版纳西定曼瓦寨的布朗族人民进行了反抗头人征粮的斗争,一致拒绝交粮,推翻了大小头人18个。19世纪中叶以后,布朗族人民与当地其他各族人民一起参加了反对英、法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云南边疆的斗争。随后,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族人民又与汉、傣、哈尼、拉祜等族人民一道,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的入侵,在保卫祖国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

社会经济

20世纪50年代前,布朗族地区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大体可分为两类地区:勐海布朗山、西定和巴达一带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残余;临沧和思茅地区受汉族和其他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民族的影响,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西双版纳布朗族村寨多数具有农村公社的特点,由几个至十余个不同血缘的家族组成。生产工具、房屋、牲畜等属个体家庭所有,土地所有制不同程度地保留家族公有、村社公有和私人占有3种类型。少数村寨保留有家族公社的特点。 家族公社由同出于一个祖先(布朗语叫“戛滚”,即“氏族或氏族集团”)的若干小家庭组成。在家族范围内的土地、森林、 牧地均属“戛滚”全体成员公有。 每年春播前由家族长主持按户分配一次土地,收获分别归各户所有。这类土地无论家庭或个人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离村寨较远的社有土地,由村社直接管理,凡村社成员均可自由耕种。近代以来,在家族公有和村社公有的土地内,已出现了土地私有制,个别村寨的耕地、宅地、茶园等通过买卖或变相掠夺等形式,转变为头人、富裕户所有。村社内的头人,一般是选举产生;村寨以上的头人“叭”则由傣族土司委封,定期为傣族领主收缴税贡,摊派劳役等。此地区的布朗族生产水平很低。布朗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旱稻、玉米和豆类,还比较普遍地植茶、种棉。

文学艺术

布朗族有比较丰富的口头文学,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诗和抒情叙事诗,题材广泛。歌舞受傣族影响较深,跳舞时伴以象脚鼓、钹和小三弦等。布朗山一带布朗族爱跳“刀舞”,青年喜跳“圆圈舞”。墨江布朗族逢年过节或婚礼,盛行“跳歌”。

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

布朗族人民的服饰,各地大同小异。男子着无领对襟短衣和黑色宽大长裤,以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上穿紧身无领短衣,下着红、绿纹或黑色的统裙,头挽发髻并缠大包头。少数人的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男子过去曾有文身的习俗。布朗族人民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豆类,喜食酸辣。普遍喜好酒、烟。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住竹楼。实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恋爱与婚姻比较自由。丧葬习俗各地大致相同,通行土葬,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

布朗族大部分人过去信仰小乘佛教,崇拜祖先。行“开门节”、“关门节”、“赕佛”、“堆沙”等活动。

建国后的变化

1950年春布朗族地区解放后,布朗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根据布朗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于1953年春完成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土地改革;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于1956年秋采取和平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对尚保留原始公社残余的地区,则通过帮助大力发展生产,开展互助合作,逐步消灭落后制度的残余。1958年起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由于兴修水利,变刀耕火种为精耕细作,变垦新弃旧为固定轮作,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勐海布朗山一带茶叶产量空前增长,成为中国出口“普洱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商业、服务业逐步发展,土特产品逐年增产。布朗族地区普遍建立了小学;设立了卫生所、医疗组,过去流行的痢疾、疟疾等病已基本上被控制,群众的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布朗族村寨
参考书目
  1. 《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出版社,北京,1981。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