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抬杠

犁耕方式之一。《汉书·食货志》有用二牛三人进行“耦犁”耕作的记载。敦煌千佛洞北魏时期的洞窟中,绘有二牛抬杠犁耕的壁画。《蛮书》载有唐代云南地区二牛抬扛的情景:“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秉耒。”据考证,格,即架于二牛颈上的横木。西北、华北各省的汉族农民曾普遍采用过这种犁耕方式。西藏地区使用二牛抬杠犁耕法的历史也很久。据《西藏王统记》记载:上丁二王时(约公元前2世纪),古代藏族人民已“制犁与轭,合二牛轭,垦平原以为田”。西藏拉萨郊区的二牛抬杠,有别于汉族地区,其特点是将一木质横杠的两端分别系于并列的二牛牛角上,犁架与横杠连结,以牛角曳犁。这是藏族人民因地制宜而采取的特殊犁耕方式。20世纪40~50年代,边疆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仍使用二牛抬杠犁耕法。

二牛抬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