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概况

异名:节华(《本经》),金精(《金匮玉函方》),甘菊、真菊(《抱朴子》),金蕊(《纲目》),家菊(《群芳谱》),白菊花(《中药志》),药菊(《河北药材》)。

基源:为菊科菊属植物菊花的头状花序。菊属全世界有30余种;中国约17种,其中5种入药。

原植物: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历史:菊花为常用中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十分喜爱,经过长期的栽培选育,至清朝《广群芳谱》已记载300~400个品种,《中国植物志》76卷1分册,1983年出版,称菊花品种已逾千。菊花不仅它的头状花序恣态奇特,或飘若浮云,或矫若惊龙,色彩丰富各异,或白之素洁,或黄而雅淡,或红或紫,沉稳而浑厚,早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更由于它的药用价值,早在春秋战国,屈原的离骚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可见那时已将菊花作蔬菜了。药用菊花首载《本经》,列上品,历代本草以及《中国药典1963年版》以来5版都有收载。供观赏的艺菊和供药用的药菊,随着历史的进程在并行不悖地发展着,艺菊的发展为药菊提供了更多的药源,而药菊的发展又为艺菊探求新品种创造了广阔的前景。

药菊中品质最佳,应用广的当推亳菊,亳菊主产安徽亳县、涡阳及河南商兵,商品中它又属白菊花,白菊花尚有产于河南武涉、博爱的怀菊,产于四川中江的川菊,产于山东济宁的济菊,产于河南安国的祁菊和产于湖南平江的平江菊等。此外主产安徽滁县的滁菊,主产于安徽歙县的徽菊和产于浙江德清的又称贡菊,杭菊有白茶菊和黄甘菊,产于浙江嘉兴、桐乡和吴兴的多为白茶菊,产于浙江海宁的多系黄菊,黄菊又有大黄菊和小黄菊,它们除供茶用外,也供药用,不同品种的药菊在形态、产区、采收加工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相信它们的成分也会有所差异。因此药用功效是否完全一致,应进一步研究。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根状茎多少木质化。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cm.边缘有粗大锯齿或羽状浅裂或半裂,背面被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20cm,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总苞片多层,外层总苞片绿色,线形,背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舌状花各色,管状花黄色。瘦果不发育(用分根或嫁接繁殖)。花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06页.图6426)

生境与分布:原产中国,无野生类型,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品种繁多。朝鲜、日本、欧洲、美洲亦有栽培。

3种药菊的区别如下:

亳菊:头状花序中无典型管状花,舌状花基部有苞片。

滁菊:头状花序梗长度在4cm以下,集生成圆球状,缘花舌状,舌状花基部无或偶见苞片。

贡菊:头状花序梗长4cm以上,集生成圆筒状,缘花舌状,舌状花基部无或偶见苞片。

生药

栽培: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寒,耐肥,怕水涝。以向阳而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较好,洼地、碱地不宜种植。用扦插繁殖,育苗移栽。在4~6月间,从越冬返青的新苗中剪取13~17cm长的嫩枝,修去顶梢后作插条。扦插时,将插条下端5~7cm处叶片全部摘去,然后按株行距各8~13cm、深5~7cm扦插于苗床,插条上端露出土面。插后覆土压紧,浇水保湿,并搭上遮阴棚。生根成活后出圃移植,按行株距各40cm穴栽,每穴栽苗1株。或于11月采花时选留优良植株,冬前培土或盖上厩肥及马粪,次年开春后,从宿根发出的枝条中,选取粗壮枝条连根拔起,或将母株挖出进行分根繁殖,每株应带新根,穴栽,行株距同扦插繁殖。定植后,注意中耕除草,除施基肥外应追肥3~4次。当植株抽出分枝有10~13cm长时,剪去分枝顶稍约2cm;7月上旬再打顶梢1次,以促使产生分枝,从而花枝多、产量高。病害有黄萎病,发病早期需拔除病株;叶斑病、霜霉病,早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锈病,用97%敌锈钠400倍液防治。虫害菊虎,用50%磷胺乳油1500倍液喷杀;叶跳蝉、银纹夜蛾,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蚜虫,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采集:秋末冬初花盛开时,分批采收已开放的花。不同产地和不同商品规格采收加工方法不同。亳菊先将花枝摘下,阴干后再剪取花头;滁菊剪下花头后,用硫黄熏蒸,再晒至半干,筛成球形,再晒干;贡菊直接由新鲜花头烘干;杭菊摘取花头后,上笼蒸3~5分钟后,再取出晒干。药材主产于安徽、浙江、河南、四川、河北、山东。

鉴别

性状:头状花序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4cm。总苞由3~4层苞片组成,苞片卵形或长椭圆形,中部棕黄色或黄绿色,被毛,边缘膜质。舌状花数轮,类白色或黄色,有的类白色微带紫色,花瓣紧密或松散,有的散离。管状花多数,淡黄色、黄色或深黄色。体轻,质柔润,有的松软。气清香,味苦、微苦。

显微 粉末黄棕色。 ①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2~38μm,有3孔沟,表面为负网状纹饰并具刺,刺长3.4~7μm。 ②纤维细长,直径8~20μm,壁微波状,纹孔细点状。 ③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略延长,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有微细致密的角质纹理,辐射状;侧面观外壁隆起,有纵向条状纹理。 ④花粉囊内壁细胞壁具条状或网状增厚。 ⑤苞片表皮表面观细胞不规则形,壁波状弯曲,表面有稍粗的角质纹理。气孔长圆形,副卫细胞3~6个。 ⑥药隔顶端附属物表面观细胞长多角形,两端楔尖,垂周壁连珠状增厚,纹孔大。 ⑦药隔基部细胞表面观类方形,壁稍厚,有的角偶处增厚。 ⑧厚壁细胞类长方形或多角形,直径10~28μm,长24~48μm,壁厚3.5~7μm,纹孔明显。另可见花柱及柱头碎片、分泌道碎片、腺毛、T形毛和子房表皮细胞。(图见徐国钧《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387页.图187)

理化:取样品100g,用挥发油测定器提取挥发油,制成20%乙酸乙酯溶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乙酸乙酯-石油醚(7∶93)为展开剂,展开后,用2%香草醛硫酸溶液显色。(图见刘训红《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342页.图239)

加工炮制:菊花炭 取净菊花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干燥。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化学性质

花和全草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有菊油环酮、菊醇(Chrysanthenol)、龙脑、单龙脑酞酸酯(Monobornyl phthalate)、乙酸龙脑酯、大波斯菊甙(Cosmosiin)、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Acacetin-rhamnoglucoside)、3,4-二羟基苯乙酮(3,4-Dihydroxyacetophenone)、3,4-羟基苯丙酮(3,4-Dihydroxyphenylacetone)[1]。花含矢车菊素3-O-(6-O-丙二酰-β-D-吡喃葡萄糖甙)[Cyanidin 3-O-(6-O-malonyl-β-D-glucopyranoside)]、芹菜素(Apigenin)、芹菜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 7-O-glucoside)[2,3]、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奎宁酸4-O-咖啡酸酯(Quinic acid 4-O-caffeate)、奎宁酸3,4-二-O-咖啡酸酯(Quinic acid 3,4-di-O-caffeate)、奎宁酸3,5-二-O-咖啡酸酯(Quinic acid 3,5-di-O-caffeate)、16 β-羟基假蒲公英甾醇-3-O-棕榈酸酯(16β-Hydroxy-pseudotaraxasterol 3-O-palmitate)及其醋酸酯[4]、金合欢素-7-O-β-D-吡喃半乳糖甙(香青兰甙;Acacetin-7-O-β-Dgalactopyranoside)、芹菜素-7-O-β-D-吡喃半乳糖甙(Apigenin-7-O-β-Dgalactopyran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槲皮素(Quercetin)、金合欢素-7-吡喃鼠李糖葡萄糖甙[Acacetin-7-O-(6″-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木犀草素-7-吡喃葡萄糖甙(Luteolin-7-O-β-D-glucopyranoside)、4′甲氧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4′-Methoxyluteolin-7-O-β-D-glucopyranoside)、黄芩甙(Baicalin)[5]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12。
[2] CA 106:192789 r。
[3] Phytochemistry 1988,27(9):2963。
[4] 生药学杂志(日) 1990;44(4):335。
[5] J Nat Prod 1994;57(1):42。

药理

①对心血管作用 菊花制剂(水提醇沉液)0.2,0.5,1g注入灌流液,可使离体兔心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冠脉流量;对胆固醇喂饲兔造成的冠脉粥样硬化的离体兔心,菊花制剂(2g/ml)0.5,1ml注入灌流液,仍能使冠脉流量增加;2~5.6g/kg iv,可减轻中枢性缺血模型兔心电图ST段的压低,2g/kg ip,可提高小鼠对减压缺氧的耐受力[1,2]。 ②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菊花煎剂ig(剂量按药典成人用量折算),连续3wk,可使大鼠肝微粒体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活力抑制,并激活胆固醇7α-羟化酶,此二种酶分别代表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速度[3]。菊花煎剂(1g/ml)按4mg/g samp剂量,对离体大鼠肝细胞微粒体HMGR活力,也有明显抑制作用[4]。 ③抗菌 菊花煎剂100%浓度,用平皿纸片法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5]。 ④抗真菌 白菊花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抑制作用[6]

参考文献

[1]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78;7(4):5。
[2] 新医药学杂志 1979;(2):60。
[3] 生物学杂志 1987;3(4):319。
[4] 生物学杂志 1988;4(6):517。
[5]微生物学报 1960;8(1):52。
[6]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5(4):286。

药性

性味:甘、苦,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 ③《天宝单方图》:“白菊:味辛,平。” ④《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⑤《新华本草纲要》:“花序:味甘、苦,性微寒。”

归经:肺、肝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肝、肾四经。”

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降压。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①《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②《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③《药性论》:“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 ④陶弘景:“白菊:主风眩。” ⑤《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⑥《日华子本草》:“治四肢游风,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 ⑦《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疗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 ⑧王好古:“主肝气不足。” ⑨《新华本草纲要》:“用于外感风热,目赤肿痛,结膜炎,咽喉炎,乳腺炎,痈疽疮疔,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泡茶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①《本草汇言》:“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 ②《本草经集注》:“术、枸杞根、桑根白皮为之使。”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川芎,治外感风热或肝阳上亢的头痛。 ②配枸杞子,治肝肾不足之头昏眼花。 ③配天麻、白僵蚕、石决明,治肝阳上扰之头痛、眩晕及小儿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等症。 ④配金银花,治各种疔疮肿毒。 ⑤配蛤粉,治痰热咳喘,咯血;瘿瘤,痰核;胃痛,泛酸。 ⑥配僵蚕,治风热上壅头面诸症及风热郁表,风疹瘙痒诸症。 ⑦配蝉蜕,治病后眼目生翳。 ⑧配甘草,治疔。 ⑨配蜀椒,治眼目昏暗诸疾。 ⑩配石决明,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两眼昏花。 ⑾配桑叶,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等症。 ⑿配薄荷,治头晕目眩,视物不清,头痛。 ⒀配双钩藤,治肝阳上扰或风热所致之头晕、头胀痛。 ⒁配桑叶、夏枯草,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 ⒂配夏枯草、钩藤,治肝阳上亢所致之头痛。 ⒃配白蒺藜、木贼,治风热眼痛。 ⒄配桑叶、薄荷,治外感风热,头痛发热。 ⒅配蝉衣、决明子,治目赤肿痛。 ⒆配薄荷、川芎,治偏、正头痛。 ⒇配金银花、甘草,治痈疽疮疡,红肿痛热及疔疮肿毒等症。 (21)配黄芩、山栀,治热甚烦躁。 (22)配枸杞子、熟地,治肝肾阴虚之目暗不明。 (23)配石膏、川芎,治风热头痛。 (24)配白蒺藜、防风,治风热眼痛。 (25)配银花、山楂,治动脉硬化,血脂过高。 (26)配桑叶、银花,治高血压病,头晕明显者。 (27)配黄芩、牛膝,治高血压病。 (28)配地黄、山萸肉、枸杞子,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 (29)配白芍,钩藤、珍珠母,治肝阳上亢所致之头痛头胀、头晕目眩。 (30)配天麻、决明、僵蚕,治肝火头痛。 (31)配紫花地丁、银花、连翘,治疔疮红肿疼痛。 (32)配桑叶、连翘、白蒺藜,治风热头痛、目赤。 (33)配白芍、石决明、钩藤,治肝阳上亢之头昏目眩。 (34)配刺蒺藜、木贼、蝉蜕,治眼红肿痛,结膜炎。 (35)配巴戟天、苁蓉、枸杞子,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 (36)配桑叶、青蒿、双花、黄芩,治身热,无汗,不恶寒。 (37)配僵蚕、夏枯草、钩藤、珍珠母,治肝热头痛头晕,烦躁不寐。

方选和验方: ①《简便单方》:“治风热头痛:菊花、石膏、川芎各10g。为末。每服4.5g,茶调下。” ②桑菊饮(《温病条辨》)治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杏仁6g,连翘4,5g,薄荷2.4g,桑叶7.5g,菊花3g,苦桔梗6g,甘草2.4g,苇根6g。水400ml,煮取200ml,日3服。 ③菊花散(《圣济总录》)治热毒风上攻,目赤头旋,眼花面肿:菊花(焙)、排风子(焙)、甘草(炮)各30g。上3味,捣罗为散。夜卧时温水调下6g。 ④夜光丸(《圣济总录》)治眼目昏暗诸疾: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750g捣罗取末)500g,甘菊花(末)500g。上2味和匀,取肥地黄7500g,切,捣研,绞取汁3000ml,将前药末拌浸,令匀,暴稍干,入盘中,摊暴三、四日内取干,候得所即止,勿令大燥,入炼蜜1000g,同捣数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日午,熟水下。 ⑤杞菊地黄丸(《医级》)治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目赤肿痛,久视昏暗,迎风流泪,怕日羞明,头晕盗汗,潮热足软:枸杞子、甘菊花、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白茯苓、牡丹皮、泽泻。炼蜜为丸。 ⑥菊睛丸(《局方》)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甘菊花120g,巴戟(去心)30g,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60g,枸杞子90g。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食前服。 ⑦《救急方》:“治病后生翳:白菊花、蝉蜕等份。为散。每用6~10g,入蜜少许,水煎服。” ⑧菊花甘草汤(《外科十法》)治疔:白菊花120g,甘草12g。水煎,顿服,渣再煎服。 ⑨《扶寿精方》:“治膝风:陈艾、菊花。作护膝,久用。” ⑩菊花散(《医部全录》)治头面游风:菊花30g,细辛、附子、桂心、干姜、巴戟、人参、石楠叶、天雄、茯苓、秦艽、山茱萸、防己、防风、白术、薯蓣各90g,蜀椒15g。上17味,治下筛酒。服10g,日3次。 ⑾菊花茶调散(《丹溪心法》)治头风鼻塞,或偏、正头痛:甘菊花、川芎、荆芥穗、羌活、白芷、甘草各30g,防风23g,细辛15g,蝉壳、薄荷、白僵蚕各7.5g。上为细末。每服6g,茶清食后调下。 ⑿菊花散(《本事方》)治肝肾风毒,气上冲,眼痛:甘菊花、牛蒡子(炒)各240g,白蒺藜(去刺)30g,甘草45g,防风90g。上为细末。每服6g,熟水调下,食后临卧服。 ⒀菊花决明散(《证治准绳》)治目疾日久,白睛微变青色,黑睛微白,黑白之间赤环如常,视物不明,昏如雾露中,睛白高低不平,其色不泽,口干舌苦,眵多羞涩:菊花、草决明、石决明、木贼、防风、羌活、蔓荆子、炙甘草、川芎、石膏(另细研)、黄芩各15g。上为细末。每服6g,水煎,食后连末服。 ⒁菊花通圣散(《证治准绳》)治风热暴肿,两睑溃烂或生风粟:菊花45g,滑石90g,石膏、黄芩、甘草、桔梗、牙硝、黄连、羌活各30g,防风、川芎、当归、赤芍药、大黄、薄荷、连翘、麻黄、白蒺藜、芒硝各15g,荆芥、白术、栀子各7.5g。上为粗末。每服9g,加生姜3片,水煎,食后服。 ⒂散花散(《证治准绳》)治风热上攻头痛不止:甘菊花(去梗)、旋覆子(去梗)、防风(去芦)、枳壳(去瓤,麸炒)、川羌活(去芦)、蔓荆子、石膏、甘草(炙)各4.5g。右作1服,水300ml,姜5片,煎150ml,不拘时服。 ⒃菊花散(《证治准绳》)治一切风,头目昏眩,面浮肿:菊花、旋覆花、牛蒡子、羌活、独活、甘草(炙)各等份。右咀。每服15g,水300ml,生姜3片,煎至150ml,食远服。 ⒄菊女煎(《辨证录》)治心肾阴虚,目失濡养,双目不痛,瞳仁日加紧小,口干舌苦:女贞子30g,甘菊花15g,麦冬15g。水煎服。 ⒅菊花汤(《圣济总录》)治风邪上侵,头眩心烦,起即欲倒,头痛眼疼,视物转动:甘菊花(去梗)、细辛(去苗、叶)各15g,防风(去叉)、前胡(去芦头)、茯神(去木)、白术、麻黄(去根、节)各30g,芎、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22g。上9味,粗捣筛。每服15g,以水250ml,煎至150ml,去滓,入竹沥10ml,更煎沸。空腹时温服,日2次,夜1次。 ⒆菊花散(《局方》)治肝气风毒,眼目赤肿,昏暗羞明,隐涩难开,攀睛瘀肉,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暴赤眼痛:白蒺藜(炒,去刺)、羌活(去芦、不见火)、木贼(去节)、蝉蜕(去头、足、翅)各90g,菊花180g。上为细末。每服6g,食后,临卧用茶清调下。忌食发风,腌藏、炙煿等物。 ⒇菊花清燥汤(《医宗金鉴》)治石榴疽,色红焮肿,坚硬疼痛,破翻如榴,寒热如疟:甘菊花6g,当归、生地、白芍(酒炒)、川芎、知母、贝母(去心,研)、地骨皮、麦冬(去心)各3g,柴胡、黄芩、升麻、犀角(镑)、甘草(生)各1.5g。上药加竹叶20片,灯心70cm,用水400ml煎至300ml,食后温服。 (21)菊楂决明饮(《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之高血压病、冠心病:菊花3g,生山楂片、草决明各15g。均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半小时,饮用,每日数次。 (22)甘菊花露(《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早期高血压,头晕头痛,目赤耳聋:杭白菊花500g。先浸泡2小时,再蒸馏取液。每服15ml,1日2次。 (23)菊膏散(《中国药膳学》)治风热头痛:菊花、石膏、川芎各9g。为末。每服4.5g,茶调。 (24)《安徽中草药》:“治中暑:菊花10g,薄荷、甘草各6g。泡茶饮。” (25)《安徽中草药》:“治肝阳上亢,头目晕眩:菊花、杜仲各10g,夏枯草15g。煎服。” (26)《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感冒风热头痛:菊花、桑叶各12g,连翘、薄荷各6g。水煎服。” (27)《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菊花、银花各24~30g。头晕明显者,加桑叶12g;动脉硬化,血脂高者,加山植12~24g。上药为1日量,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服2周可将菊花、银花各减至10g。上药混匀,分4次一日服下,每次用沸滚开水冲泡10~15分钟后当茶饮,每份药冲泡2次。” (28)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治急性结膜炎:菊花9g,蒺藜6g,木贼、决明子各3g。水煎服。” (29)桑菊薄竹饮(《药膳食谱集锦》)治风热型感冒,发热,头痛、目赤,喉痛,以及急性结膜炎(红眼病): 洁净的桑叶、菊花各5g,苦竹叶、白茅根各30g,薄荷3g,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频饮。亦可放冷后作饮料大量饮用。 (30)芩菊汤(《新医学》 1977;(9))治病毒性角膜炎(包括树枝状、表层点状、圆板状、丝状等角膜炎):黄芩、菊花、元参、双花、连翘、龙胆草、谷精草、密蒙花、蒺藜、车前子。水煎服。 (31)菊花消毒饮(辽宁中医杂志 1981;(3))治面疔瘟毒:菊花15g,党参15g,当归15g,双花15g,公英15g,地丁10g,红花10g,蛇退2.5g(焙),银朱1.5g(煅透),冰片1.5g。用法:朱、冰研细各包,前药水煎取汁,加热黄酒100ml冲朱、冰末,一次服下,微出汗。禁食辛辣腥物。若见局部红肿热痛,高热头痛,恶寒战粟,脉疾数者,此属毒盛之实证,不宜应用。 (32)菊花明目饮(山东中医杂志 1987;(8))治视神经炎:菊花24g,酒黄芩12g,酒生地9g,赤芍9g,知母9g,决明子9g,元参9g,丹参6g,川芎3g,犀角粉(冲服)0.6g。水煎服。病变初期,可加防风、金银花;若眼底视盘色红,静脉扩张纡曲显著,可加桃仁、红花;若视盘周围有白色分泌物,可加苡米、茯苓等;后期将愈时,可加黄芪、当归等。 (33)骨菊钩藤汤(新中医 1986;(11))治链霉素毒性反应:骨碎补30g,菊花、钩藤各12g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原药浸泡半小时后,用文火或蒸气冲煎至500ml备用。 (34)三参菊花饮(新中医 1987;(4))治胸痹:赤丹参、党参、参三七、白菊花。其用量按悸、闷、痛三症状轻重,并结合苔脉及血压分别侧重。以悸、闷为主,重用党参、白菊花;以痛为主,重用参三七;血压偏高,重用菊花,轻党参;痛症不著,可去参三七。以沸水泡服。 (35)芪菊四物汤(中医杂志 1994;(12))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皮质盲:黄芪、菊花、夏枯草各20g,焦生地、当归、白芍、黄芩炭各12g,车前子30g,鲜白茅根400g,大枣5枚。3剂,每日1剂,水煎服。 (36)菊花生地饮(辽宁中医杂志 1994;(12))治眩晕:菊花、牡蛎各30g,生地、夏枯草、枸杞子各20g,女贞子、白蒺藜各15g,白芷、佛手各10g。每日1剂,分2次早晚各服1次。恶心口苦加竹茹、龙胆草各15g;胸满腹胀加香附15g,厚朴20g;心烦加栀子10g;耳鸣目胀加蝉蜕10g,郁金20g。连服6剂为1个疗程。 (37)菊甘乌贼汤(实用中医药杂志 1995;(3))治牙周脓肿:菊花、乌贼骨、生甘草各30g。每日1剂,煎成500ml,分早、晚饭前1小时各服1/2。

单方应用:①菊花制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等)1973:“治冠心病:白菊花300g。加温水浸泡过夜,次日煎2次,每次半小时;待沉淀后除去沉渣,再浓缩至500ml。每日2次,每次25ml。2月为1个疗程。” ②福建中医药 1985;(1):“治寻常疣:取菊花30g,30度白酒100ml。将菊花放入白酒中浸3天后弃渣,浸出液可加适量开水、白糖炖服,每天1次,连服3天为1疗程;3天后不效,再服第2疗程,可连服5个疗程。”

食疗:①菊花酒(徐嗣伯)治风眩:甘菊花暴干。作末,以米馈中,蒸作酒服。 ②菊花粥(《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高血压病,冠心病,肝火头痛,眩晕目暗,风热目赤等症:秋季霜降前将菊花采摘去蒂,烘干或蒸后晒干,或阴干,然后磨粉备用。先以粳米100g,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10~15g,稍煮一、二沸即可。 ③菊花龙井茶(《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早期高血压,肝火头痛,眼结膜炎:菊花10g,龙井茶3g。白开水冲泡,每日1次。 ④菊花酒(《大众药膳》)治肝肾不足的头痛、头晕、耳鸣目眩、手足震颤等症:将甘菊花2000g,当归500g,枸杞子500g,生地黄1000g,放入锅中,加水煎汁,用纱布过滤待用。将大米3000g煮半熟沥干,和药汁混匀蒸熟,再拌适量酒曲,装入瓦坛中,四周用棉花或稻草保暖发酵,直发到味甜即成。食用时,每日2次,每次2汤匙,用开水冲服。 ⑤菊花醪(《药膳食谱集锦》)治肝热型高血压,眩晕:洁净的甘菊花10g,剪碎,与糯米酒酿适量,放在小锅锅内拌匀,煮沸。顿食,每日2次。

医药家论述

①方广《本草衍义补遗》:“菊花,能补阴,须味甘者,若山野苦者勿用,大伤胃气。” ②李时珍《纲目》:“菊花,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能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除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 ③缪希雍《本草经疏》:“菊花专制风木,故为去风之要药。苦可泄热,甘能益血,甘可解毒,平则兼辛,故亦散结,苦入心、小肠,甘入脾胃,平辛走肝、胆,兼入肺与大肠。其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者,诸风掉眩,皆属肝木,风药先入肝,肝开窍于目,风为阳邪,势必走上,血虚则热,热则生风,风火相搏故也。腰痛去来陶陶者,乃血虚气滞之候,苦以泄滞结,甘以益血脉,辛平以散虚热也。其除胸中烦热者,心主血,虚则病烦,阴虚则热收于内,故热在胸中,血益则阴生,阴生则烦止,苦辛能泄热,故烦热并解。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利血气者,即除热,祛风,益血,入心,入脾,入肝之验也。生捣最治疔疮,血线疔尤为要药,疔者风火之毒也。” ④贾所学《药品化义》:“甘菊,取白色者,其体轻,味微苦,性气和平,至清之品。《经》曰,治温以清。凡病热退,其气尚温,以此同桑皮理头痛,除余邪。佐黄芪治眼昏,去翳障。助沙参疗肠红,止下血。领石斛、扁豆,明目聪耳,调达四肢。是以肺气虚,须用白甘菊。如黄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气散,主清肺火。凡头风眩晕,鼻寒热壅,肌肤湿痹,四肢游风,肩背疼痛,皆繇肺气热,以此清顺肺金,且清金则肝木有制。又治暴赤眼肿、目痛泪出。是以清肺热须用黄甘菊。” ⑤陈士铎《本草新编》:“甘菊花,气味轻清,功亦甚缓,必宜久服始效,不可责以近功,惟目痛骤用之,成功甚速,余则俱于缓始能取效也。近人多种菊,而不知滋补之方间有用之者。又取作茶茗之需,以为明目也。然而甘菊不单明目,可以大用之者,全在退阳明之胃火。盖阳明内热,必宜阴寒之药以泻之,如石膏、知母之类,然石膏过去太峻,未免太寒以损胃气,不若用甘菊花至一、二两,同元参、麦冬共剂之,既能平胃中之火,而不伤胃之气也。” ⑥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但香则无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于头目风火之疾,尤宜焉。” ⑦张秉成《本草便读》;“甘菊之用,可一言以蔽之,曰疏风而已。然虽系疏风之品,而性味甘寒,与羌、麻等辛燥者不同,故补肝肾药中可相需而用也。” ⑧《本草正义》:“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熄内风,抑木气之横逆。《本经》主风头眩者,以阴虚阳浮,气火升腾,肝风上扰之眩晕言之,非外来风邪,能令人眩也。肿痛,连上风头眩三字读。肝火直上顶巅,而为眩,为肿,为痛,阳焰直升,其势最暴。凡是头风作痛,无非内火内风震撼不息,而菊花能治之,非肃降静镇迥异寻常者,殆难有此力量。目如欲脱,乃肝阳内风之尤甚者。世谓头风痛甚,至于丧明,抑知且有目珠突出,形如雀卵者。泪出亦阴虚于下,肝火上扬,真阴无摄纳之权,而风阳以疏泄为用,则迎风而泪下,此皆肝肾阴亏,而浮阳上亢为虐,惟菊花之清苦泄降,能收摄虚阳而纳归于下,故为目科要药。又治皮肤死肌,恶风湿痹者,则血热而络脉不洁,渐以积秽成腐。菊花苦辛宣络,能理血中热毒,则污浊去而痹着之死肌可愈。石顽谓清利血脉,而痹着湿邪,得以开泄,持论甚正。惟此是冲和纯粹之品,以清经遂积瘀浊血,断非旦夕可以速效,弗以无近功,而遽疑《经》言之不可信也。《别录》谓治腰痛去来陶陶,盖言其悠久不已之状,是亦肾阴不足,而湿邪痹着为患,故其痛续续不息。菊花滋肾阴而清湿热,是以主之。又治胸中烦热而安肠胃,固无一非清肃泄热之功用也。甄权谓治头目风旋倒地,脑骨疼痛,则肝阳内风头痛,固有直上顶巅,脑骨如裂者,若风旋倒地,则血冲脑经,而失其知觉运动矣。又谓治身上一切游风,令消散,利血脉,则是血热生风之症,苦泄清理,而风自息。大明谓作枕明目,叶亦明目。洁古谓养目血,去翳膜。海藏谓主肝气不足。盖亦养肝阴,滋肝血之意。虽其气味清芬,然终非肝家气药。仲醇谓生捣最治疔疮,血线疔尤为要药。按疔是火毒,非大剂清解不可,外敷诸药如忍冬藤、马齿苋、蒲公英、草河车、芙蓉叶、青菊叶等,不过清热退肿,皆非专主之任,缪所称之血线疔,盖即红丝疔,有一痕红晕,自疮口上窜,直过肘膝者。治皆以内服清解为主。但知外治,断不可悖。” ⑨寇宗奭《本草衍义》:“菊花,近世有二十余种,惟单叶花小而黄,绿叶色深而小薄,应候而开者,是也。《月令》所谓菊有黄花者也。又邓州白菊单叶者亦入药,余皆《医经》不用。专治头目风热,今多收之作枕。” ⑩吴瑞《日用本草》:“花大而香者为甘菊,花小而黄者为黄菊,花小而气恶者为野菊。”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