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须

概况

异名:婆婆针线包(《草木便方》),正骨草、婆婆衣、绒针(《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牛角风、九连台(《陕西中草药》)。犀角细辛(《湖北中草药志》)。

基源:为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竹灵消的根及茎(亦有用全草)。

原植物:竹灵消Cynanchum inamoenum(Maxim.)Loes.(Vincetoxicum inamoenum Maxun.),又名白龙须、雪里蟠桃(四川)。

形态:直立草本,基部分枝甚多;根须状;茎干后中空,被单列柔毛。叶薄膜质,广卵形,长4~5cm,宽1.5~4cm,顶端急尖,基部近心形,在脉上近无毛或仅被微毛,有边毛;侧脉约5对。伞形聚伞花序,近顶部互生,着花片8~10朵;花黄色,长和直径约3mm;花萼裂片披针形,急尖,近无毛;花冠辐状,无毛,裂片卵状长圆形,钝头;副花冠较厚,裂片三角形,短急尖;花药在顶端具1圆形膜片;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花粉块柄短,近平行,着粉腺近椭圆形;柱头扁平。蓇葖双生,稀单生。狭披针形。向端部长渐尖,长约6cm,直径约5mm。花期5~7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78页.图4910)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3500m的山地疏林、灌丛中或山顶、山坡草地上。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河南、四川、贵州、西藏。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晒干。药材产于四川。

鉴别:根茎横长,长2~4cm,棕褐色;表面有多数并排的茎杆残基,外表粗糙,断面黄白色,质密。须根细小,丛生于根茎四周,扭曲不直,长约3~5。m,有皱纹。质脆弱,断面黄白色,气味微弱。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根含白薇甙A(Cynatratoside A)、胡萝卜甙(Alexandrin)、罗布麻宁(Apocynin)、2,4-二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乙酮和β-谷甾醇。

参考文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0;21(6):339。

药性

性味:辛,平。 ①《草木便方》:“辛,温。” ②《陕西中草药》:“甘、微辛,平。”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咸,凉。”

功效:补肾,健脾,化毒。

主治:虚劳久嗽,浮肿,白带,月经不调,瘰疬,疥疮。 ①《草木便方》:“补益强阴,化毒。治伤劳久嗽,虚肿,疡劳,蛇、虫、疯狗伤。” ②《分类草药性》:“贴痒子,散毒,通疝气,止鼻血,治女人白带头晕,涂疥疮。”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疼,去毒。治瘰疬,下乳,止咳。” ④《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肾,健脾益气,调经活血。治月经不调,阴虚 白带。”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凉血,退热除烦。治阴虚发热,久热不退,产后发热,虚烦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湖北中草药志》:“治胃痛:犀角细辛研粉,日服3次,每次0.3g,温开水送服,连服2~3天。” ②《湖北中草药志》:“治外伤出血:犀角细辛适量,研粉,撒敷患处。” ③《湖北中草药志》:“治无名肿毒:犀角细辛鲜根适量,捣烂加酒适量,涂搽患处;或用鲜犀角细辛3~6g,水煎服,日服1剂,连服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