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带

发育在岩石圈中具剪切应变的强烈变形带。这一变形带可以是应变不连续的面状构造(称为断层),或者在露头尺度上见不到几何不连续性即呈连续应变的韧性剪切带。自然界存在不同尺度的剪切带,可以从微观的剪切面到几十米、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长的巨型剪切带。

按照剪切应变发生时的岩石的力学行为不同和应变速率的差异,剪切带可以分为 3种类型:

(1)脆性剪切带(图a),一般在不高的温度、压力和高应变速率的条件下形成。地球物理学家认为,碎裂岩系列代表地壳 7~10公里以上脆性剪切带的产物。

(2)韧性剪切带(图d),产在较深部位剪切应变带,与剪切带伴生的长英质糜棱岩的形成深度通常不小于15公里。它是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低应变率条件并有水和流体作用下,变形岩石发生了固态流变作用和重结晶作用。

(3)脆-韧性剪切带(图b、c),宏观上在一韧性剪切变形带内,可见到断面把剪切带岩石错开或带内出现羽状拉张裂隙。一般认为,此类剪切带的形成环境介于前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内。对这类剪切带发育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对脆-韧性的转化及地震带和非地震带的存在边界等问题的认识。

图b

通常认为,从脆性到韧性剪切带是不同构造层次之间剪切滑动的表现。1977年R.H.西布森提出剪切带双层模式,将剪切带自上而下划分为脆性域和准塑性域,两域之间也就是地震与非地震的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