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变质带

压力类型或变质相系不同而走向大致平行的两个变质带。简称双带。双变质带这一概念,是由日本地质学家都城秋穗1961年首先提出。他认为环太平洋区域和世界许多变质岩地区常由大陆侧的低压带(或低 P/T型变质带)和大洋侧的高压带(或高 P/T型变质带)组成双变质带,它们的形成时期相同或相近。每个变质带的宽度从十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延伸可达几百公里。在低压变质带中常伴有丰富的花岗质岩石及流纹质和安山质火山岩,在高压变质带中则伴有丰富的从超基性到基性的蛇绿岩。

双变质带的形成是大洋板块在岛弧或大陆边缘之下俯冲的结果,高压带是冷的洋壳向陆壳之下俯冲所形成,而低压带的花岗岩和火山岩是由于俯冲的洋壳在深部发生部分熔融所产生。因此双变质带成为板块俯冲带的主要标志(见图)和板块构造理论的依据之一。但是,一些岩石学家对双变质带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例如,在各个地质时代都发现有单相变质岩系,它们在大范围内由单一变质相所组成,既没有明显的递增变质带,也没有能标志压力类型的特征变质矿物,而无法确定它们所属的变质相系;蓝闪石片岩相的类型和形成时的温度、压力条件变化较大,尤其是过渡型的蓝闪绿片岩相可形成于较高温度和较低压力,它们不一定代表大洋板块的俯冲带;有些高压型变质带是由推覆构造所形成的外来地体,而不是原地形成的高压带。因此,不同地区变质岩系的形成时代和大地构造环境有所不同,它们是否具有双变质带以及双变质带的特征等也有所不同。

图

双变质地带指变质时期相同而变质作用类型不同的两个相邻变质地带。这里所说的变质地带是以变质作用类型为基础,它包括不能确定压力类型的单相变质地带。这一概念是由中国岩石学家董申保等人1986年提出来的。

在中国新疆和甘肃北部的几个变质地带内均发育有华力西期的变质作用,而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两个相邻变质地带的变质作用类型有所不同。例如,阿尔泰变质地带为中压和低压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准噶尔-北天山变质地带为埋深变质作用,中天山和北山变质地带为中压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南天山变质地带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它们反映了各个变质地带形成时的大地构造环境有所不同。类似情况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双变质地带的成因和形成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一定与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双变质带只是双变质地带的一种特殊情况。

参考书目
  1. 都城秋穗著,周云生译:《变质作用与变质带》,地质出版社,北京,1979。(A.Miygashiro,Metamorphism and Metamorphic Belts,George Allen and Unwin,London,1973.)
  2. 董申保等,《中国变质作用及其与地壳演化的关系》,地质出版社,北京,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