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

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地质构造的简称。任何构造都是岩石或岩层受了内力或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原始位态或面貌,如层理,粒序层、波痕等各种原生构造,以及各种原始位态或面貌的改变,即变形与变位,如各种次生的褶皱、节理、断层、韧性剪切带、裂谷,俯冲带、转换断层等。地质构造的规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过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的解译(见遥感地质)才能识别,如岩石圈板块构造;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矿物晶粒的变形、晶格位错等。

构造尺度

按地质构造空间范围大小所划分的级别。一般分为大、小、微等的尺度级别。大尺度构造是远远超出露头范围的区域性构造和板块构造;小尺度构造是在露头范围或手标本上能观察到整体形态的小型构造;微尺度构造指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认识的矿物之间或矿物晶粒内部表现出的显微构造和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的超显微构造。小尺度的构造是观察研究地质构造的基础,通过小型构造的观察、对比与综合分析才能获得大尺度构造(如区域构造)的整体概念,微尺度构造的研究则是小型构造研究的深化。由于任何一次构造运动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产生的地质构造都是由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构造组成的,因此,为了揭示地质构造的发育规律,常常在侧重于某种尺度构造研究的同时,还要综合研究其他各种尺度的构造。应该指出,在同一构造作用中形成的不同尺度的构造虽具成因上的联系性,但并不能等同。尺度越小则构造成因的因素可能越单一,越大则因素越多;尺度越小的构造常可被后继的构造作用改造破坏,甚至趋于消失,而越大则多被改造或叠加而不消毁。

构造层

地壳内部不同深度处的变形性质与变形机制有明显差异的构造分层性。根据造山带中构造变形随深度而变化的规律,可将由地表至深处地壳的变形分为上部、中间、下部三个构造层次(图1)。

图

上部构造层次又称表构造层次,位于地壳浅表部分,主要发生脆性变形,主导变形机制是脆性剪切作用,是断层分布区;中间构造层次又称浅构造层次,其深度在约4公里至 12~15公里,主要发生弹塑性变形,主导变形机制是弯曲作用,是等厚褶皱分布区;下部构造层次又称深构造层次,其深度约为12~15公里以下,主要发生塑性变形,主导变形机制是剪切作用和压扁作用,是相似褶皱并伴有广泛发育的劈理的分布区。这个层次的下部物质韧性大大提高并接近熔融流变状态,发育韧性剪切带和不规则的柔流褶皱。自地表向下,温度与压力均连续递增,岩石性质及其变形行为也相应变化,即由脆性向韧性转变,反映在变形性质与变形机制则自脆性变形向塑性变形的转变,进而达到固态流动变形,所以构造的分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不同层次之间都还有过渡层存在。

构造类型

各种构造均可按形态和成因的不同而分类,它们反映在空间与深度上不同的形态、分布和组合特征;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和演变过程;在成因上的变形性质、机制及其地质背景。如褶皱可根据其枢纽产状的不同分为枢纽产状近于水平的水平褶皱、枢纽倾伏角在10°~80°的倾伏褶皱与枢纽近于直立的倾竖褶皱;根据形成机制的不同分为由顺层挤压而形成的纵弯褶皱、由自下而上垂直层面挤压形成的横弯褶皱、由斜交于层面的差异剪切滑动形成的剪切褶皱与由塑性流动而形成的柔流褶皱等。又如断层可根据其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的关系分为二者大致平行的纵断层、二者大致垂直的横断层、二者斜交的斜断层与断层面大致平行于层面的顺层断层;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式分为上盘相对下掉的正断层、上盘相对上升的逆断层与两盘相对水平运动的平移断层等。此外,对于不同的地质构造,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归并成类。一般而论,类似的成因环境可形成类似的构造类型。

按照构造形成的时间顺序可将地质构造分为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原生构造

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构造。沉积岩的原生构造主要是受地表营力(见地质作用)的作用产生的。包括层理、层面构造、层内构造与穿层构造。

(1)层理指沉积岩中的成层构造,其成层性是通过沉积物的成分、粒度、色调的变化而显现的(见彩图)。

海滩岩交错层理

层理是研究次生构造的基本参考面,是一种重要的原生构造。

(2)层面构造主要指波痕、泥裂、雨痕、印模、虫迹等,这类构造发育于沉积岩层的顶面或底面,在野外可用来鉴别地层的顶、底面,以判断地层层序的正常与倒转。

(3)层内构造主要指限于某一岩层中的原生构造,如粒序层、交错层、层内褶皱与层内断层等,其中除层内断层外,也均可根据它们的内部结构特点来鉴别地层的顶面或底面。

(4)穿层构造主要指发育于多层岩层中的背斜或断层,称为同沉积背斜或同沉积断层。同沉积背斜(图2)是在区域性地壳拗陷并不断接受沉积的盆地中的局部上隆部位上逐渐发育的背斜,因此具有原始的上拱弯曲状态,其轴部地层厚度小于翼部,轴部碎屑沉积物的粒度则大于翼部同一层沉积物的粒度。同沉积断层又称生长断层(图3),是指与沉积作用同时活动的断层,一般发育于沉积盆地的边缘,具有正断层性质。盆地所在为断层的下降盘,其地层厚度明显大于断层的上升盘,且断距随深度而增大,即地层时代愈老,断距愈大。另外,韵律层也是一种原生的穿层构造,是由多个粒序层依序叠置而组成的。

图 图2

火成岩的原生构造主要是受岩浆流动与冷凝收缩的力的作用产生的。分为原生流动构造与原生破裂构造两种。原生流动构造是固态物体在液态岩浆流动中形成的定向构造,如由岩浆早期晶出的片状、板状矿物与扁平状析离体、捕虏体的定向排列形成的流面,由岩浆早期晶出的柱状、针状矿物的定向排列形成的流线;原生破裂构造有柱状节理以及根据节理与流面或流线的产状关系分出的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与层节理。

次生构造

岩石形成以后受构造运动的作用产生的构造变形,是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次生构造包括褶皱、节理、断层、劈理、线理等。

次生构造按照变形性质可分为:

(1)连续变形构造。岩层连续性未受到破坏的构造,变形性质属塑性变形,如褶皱等。

(2)非连续变形构造。岩层被切割失去原有连续性的构造,属破裂变形的,如节理、断层。

按照几何要素可分为:

(1)面状构造。以几何意义的面所表征的构造,如褶皱轴面、节理面、断层面、劈理面等。通常将具有系统性的面状构造称为面理。

(2)线状构造。以几何意义的线所表征的构造,如褶皱枢纽、断层擦痕、非等轴矿物的定向排列、两个构造面的交线等。各面状、线状构造还可区分为抽象性的(如褶皱轴面、枢纽、二构造面的交线)与分划性的两种。前者只具几何意义而非具体存在,后者则是具体存在的面、线构造。

根据面状、线状构造在地质体中的分布特点,可将地质构造分为:

(1)透入性构造,指在地质体内在一定尺度上均匀、连续且按一定格式排布的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如劈理、片麻理、片理以及各种小型线理;

(2)非透入性构造,指非均匀、不连续且以分隔性方式产出于地质体中的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如节理面、断层面以及大型的杆状构造、窗棂构造等。地质构造的透入性和非透入性是相对于观察构造的某种尺度而言的,较大范围的尺度上的透入性构造在较小尺度上也可成为非透入性构造;通常透入性构造是针对小型构造和显微构造两种尺度而言的。

构造组合

由统一的构造运动过程所产生的多个密切联系的构造集合体。构造组合对于区域构造和小型构造的研究至关重要。因为任何一次构造运动产生的构造布局都是由多个构造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所以按一定的构造尺度进行组合研究就有可能揭示这一运动程式的内在规律。组合的原则必须是同一时期的一次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各个构造。组合方式可以是同类型的构造,如地堑,是由两条(或两组)走向相同、倾向相反的正(或逆)断层组合而成,共轭节理是由两组剪节理(每组由若干条彼此平行的剪节理构成)组合而成;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构造,如滑脱构造,是由盖层的隔挡式褶皱和盖层与基底之间的平缓顺层断层(滑脱面)组合而成。不论何种方式的构造组合,均有其自身形态上的总体几何特征或总的风格,称为构造样式。一定的构造样式常常是在一定的构造作用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因此根据一群构造的构造样式,可以分析其形成条件,并同另一地区或另一时代形成的一群构造进行对比。一般而言,相同的构造样式反映其形成条件大致相同,但其形成时代可以不同;不同地区的不同构造样式反映其形成条件不同,但形成时代可以相同。由于各个地区、各个时代构造组合的形成条件千差万别,因而构造样式也多种多样,并无统一的分类名称,但也有按若干有成因联系的构造排布的几何形象给予“型”或“式”的名称,如共轭节理可称为“X型”,呈雁行排列的断层或褶皱称“雁列式”等。构造样式有时也指一种构造的形态特征的总合,如变质岩中常见的等斜褶皱与其中轴面劈理的总合与只具有开阔褶皱与其中的节理的总合即属于两种不同的褶皱样式。

构造序列

不同构造期或同一构造期中不同幕(或阶段)所产生的地质构造先后有序。构造序列的建立有助于认识具有多期、多次变形的变质岩区的构造发育、演化规律。一次构造运动按一定作用方式产生的构造要素群称为一个构造世代的构造。前一构造世代的构造对于后一构造世代的构造发育可以起着控制或限制的作用,后一构造世代的构造叠加于前一构造世代的构造之上的现象称为构造叠加,其效应往往是改造了前一构造世代的构造,使其格局、面貌发生变化,出现叠加构造型式。建立区域性构造序列的关键在于划分和对比不同构造世代的构造,弄清前、后构造世代之间的控制、限制和叠加效应和干涉改造关系。

参考书目
  1. 俞鸿年、卢华复主编:《构造地质学原理》,地质出版社,北京,1986。
  2. M.马托埃著,孙坦、张道安译:《地壳变形》,地质出版社,北京,1984。(Maurice Mattauer, Les deformations des matériaux de Lécorce terrestre, Deuxième édition corrigée janvier,Hermann,Paris,1980.)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