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

亚洲东南部国家,位于南海沿岸。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简称西马)与婆罗洲北部的沙捞越和沙巴(简称东马)组成。面积329589平方公里(西马131794平方公里,东马197795平方公里),人口1520.4万(1984)。首都吉隆坡。

自然条件

地形

东、西马之间隔着南海,相距750公里。位于巽他古陆中部,巽他弧贯穿全境。巽他弧西段作西北—东南走向,有8条骈列山脉,纵贯马来半岛,构成半岛的中脊,并向东西两侧降低,北部地势又较南部为高。吉保山脉为主轴山脉,由花岗岩构成,东西两侧形成世界最大的两个锡矿带。半岛西海岸滨马六甲海峡,沿海平原冲积层深厚,宽20~30公里,沼泽绵延,逐步垦殖为国内重要的稻田区。海岸多红树林。山脉延伸入海,形成浮罗交怡、槟榔屿、邦咯等岛群。半岛东北部为广阔的丁加奴高地,其中大汉山海拔2189米,为西马最高峰。高地东临南海,海滨平原狭窄,低丘形成岬角,多沙质海滩,有木麻黄林。半岛南部丘陵星散,平原稍有起伏。巽他弧东段和西南—东北走向,构成沙捞越与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隔界的伊兰山脉,东北进入沙巴直抵南海海岸,称克罗克山。东马地势从内地往沿海逐渐降低,沙捞越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沙巴由中部向东西两侧递降。伊兰山脉西段较低,多垭口;东段地势陡峻。克罗克山西段多峡谷,东北端的基纳巴卢山由花岗闪长岩构成,海拔4101米,为马来西亚最高峰。克罗克山东坡的地堑谷形成丹南、建宁欧、兰瑙等8个山间盆地,为沙巴主要耕作区。沙捞越海滨平原宽广,河汊及沼泽密布,为州内粮食与木材生产基地。沙巴东临苏禄与苏拉威西两个深达3000~5000米的海盆,海岸线曲折,多天然良港。

图 气候

以赤道雨林型为主,北纬5°以北有热带季风型。高温多雨,相对湿度大。年平均气温沿海低地26~30℃,内地山区22~28℃。全境雨水充沛,年降水量2000~2500毫米,西马最高可达3000毫米,东马最高可达4000毫米。西马吉保山脉以东、东马山地北坡,当东北季风迎风面,降雨最多。全境东北季风期占年降水量的40~60%,11月至翌年1月为降雨最高峰,月降水量可达500~650毫米;西南季风期,雨量最少的7月仍不低于100毫米;两个季节转换期,地方性对流加强,多雷阵雨,月雨量可达200~400毫米。降雨变率大,有时出现连续半月至1个多月的旱天。平均年蒸发量1000~1500毫米。

水系

西马河流以吉保山脉为分水岭,东侧河流主要有彭亨河与吉兰丹河,均注入南海;西侧河流以霹雳河最长,注入马六甲海峡。河流沿岸垦伐采矿,水土流失,河床淤积,易泛滥,几无航运。霹雳河中上游建有珍德罗与丁明歌等水库与电站。东马河网较密,利于航运。主要河流有拉让河和基纳巴唐岸河。南海水系的拉让河长592公里,为全国第一大河。卢帕河下游50公里段水面宽4~5公里,为全国最宽的河流。苏禄海水系的基纳巴唐岸河,水力资源丰富。

居民

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里,殖民者不断从海外迁入大量移民,人口增长率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入境基本停止。1975~1981年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23‰。人口构成年轻化,1980年15岁以下的少儿占人口41.1%,15~29岁的人口占29.7%。全国人口的82%分布在西马,平均每平方公里84.6%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5%。

全国有30多个民族,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与巴基斯坦人占多数,1980年各族占人口的比重:马来人53%,华人35%,印度人与巴基斯坦人10%,原住民族及其他民族人占 2%。马来人主要分布于西马来西亚和沙捞越,经济活动以农、牧、渔及沿海贸易为主,乡村人口比重大,独立以来,逐步提高本民族的城镇人口比重和政治经济地位。华人大量入境主要在采锡业兴起的近百年内,经济活动领域广泛,分布遍及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大。印度人大量入境始于橡胶种植业的兴起,主要分布在西马来西亚,职业范围狭窄,分布地区限于城镇、市郊及种植园。原住民族人数最多的是伊班人(亦名海达雅克),人口30多万,散布于河边及沿海。

主要语言有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和英语。马来语是国语和官方语言。英语亦为学校必修课。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此外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

发展简史

西马开发早于东马。公元前在接近海上交通线的地区,已出现原始商品生产和对外贸易。公元初年,横贯克拉地峡的交通线以吉打河口为中途停泊站,逐步形成港口,以出口热带竹木、香料和锡而著名。通航范围达到印度、阿拉伯和中国。西马北部相继出现有羯荼、狼牙脩、盘盘、丹丹等王国,生产日益发展,对外贸易初具规模。东马约在6~7世纪兴起婆利王国,与中国有海上来往,沙捞越西南地区有对外贸易和铸铁业。15世纪西马南部兴起满剌加王国,商业兴盛。贸易范围远达中国、印度、西南亚和非洲东部。其港埠沿马六甲河口伸展6.5公里,人口达4万多,通行84种语言,迅速发展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国际商港。古代马来西亚的经济活动以对外贸易最为活跃,而以转口贸易占大宗。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等殖民者先后入侵。18世纪80年代后沦为英国殖民地,并把西马分为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与马来属邦3部分;东马分为沙捞越与北婆罗洲两地区。海峡殖民地包括槟榔屿、马六甲与新加坡。殖民者在此开辟港口,开采锡矿,建立橡胶种植园,修筑公路和铁路。1941~1945年被日本侵占。1948年2月1日成立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为英国直辖殖民地。1957年8月31月马来亚联合邦独立。 1959年6月3日新加坡成立自治邦。 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与沙巴(北婆罗洲改称)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新加坡退出)。

经济地理

经济以农业为主。独立以来,不断调整经济部门结构,实行种植多样化,改变过去的单一经济结构。1971~1982年国民生产总值中,三大部类的比重是:农、林、渔、矿由36%减为25.8%;加工制造业由14.3%增为20.6%;建筑、交通运输、金融商业及各类服务由36.6%增为45.8%。1981年国内生产总值242.26亿美元,人均收入1640美元。马来西亚的锡、天然橡胶和棕油的产量与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胡椒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石油产量仅次于印尼,居东南亚第二位。

女工正在割胶 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热带经济作物占重要地位。1980年耕地面积414.23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2.6%,占可耕地面积的30.6%。其中橡胶占耕地面积的50.5%,油棕、椰子、可可、胡椒与烟草合占32.4%,稻米占14.3%。80年代初,提出“四加一”的种植政策,着重发展橡胶、油棕、可可、椰子和稻米。橡胶、油棕、椰子、烟草和稻米种植面积的85%以上分布在西马,可可和胡椒主要在东马。橡胶自1968年以来,历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橡胶园遍及各州,以西马吉保山脉东西两侧最多,分布于海拔300米以下的山麓浅丘或阶地。油棕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速度较快,80年代初棕油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油棕分布于北纬5°以南,特别是西马南半部的低地,如柔佛和彭亨内地原始林垦殖区、雪兰莪和下霹雳的沿海平原,以及东马沙巴的斗湖及山打根新垦区。可可一部分在西马的椰子园中间作,大部分在沙巴的肥沃火山土建立新园。稻米主要种植在西马沿海平原、内地河谷及浅丘地带,生产受天气及病虫害影响,种植面积和产量时有伸缩,80年代初稻谷种植面积的28.6%为双季稻。大米自给率由1960年的50%,逐步提高到1980年的92%。

林业

1985年森林面积2182万公顷,西马占28.4%,沙巴占20.7%, 沙捞越占50.9%。 全国森林覆盖率为66.2%。 其中西马、 沙巴和沙捞越森林覆盖率分别为47%、59.3%和91.3%。大致以海拔300~500米为界,以上为保育林,以下为生产林。森林面积的50%为永久林场,34%为生产林,15.9%为保育林(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蓄材量近10亿立方米。已利用的经济树种有70多种,以龙脑香科为主,约占木材出口量的90%。80年代控制采伐与改变出口结构,西马出口锯木,东马出口原木。1985年生产原木2950万立方米,锯木590万立方米;出口原木1958万立方米,锯木264万立方米。

工矿业

殖民地时期建有采矿、电力、冶炼、机械、车辆、船舶修造和农产品加工等工业。独立后新建有采铜、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炼制、钢铁、建筑材料、纺织与电子工业等。采矿业以锡和石油为主,其次有铁、铝土、金、铜、钛等,除石油与铜的开采量上升外,其余开采量不稳定。原矿或精炼矿大部分出口。锡产量长期居世界首位,但产量在逐年减少,1985年产量36880吨,占世界总产量22.3%。铁矿自1921年开始采掘直到60年代产量一直居东南亚首位,现已日趋枯竭,产量锐减,1985年铁矿砂产量18万吨。铜矿位于沙巴州基纳巴卢山南坡的马穆,为露天斑岩铜脉矿,1975年投产,1985年铜矿石产量11万吨。石油开采始于沙捞越陆上米里油田,现已枯竭。60年代末先后在东、西马的南海大陆架采石油与天然气。1983年初估计石油储量约4.5亿吨,天然气9628.8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沙捞越、沙巴和丁加奴的南海大陆架,国家规定每年开采储量的1.75%。炼油厂设在沙捞越的鲁东、森美兰的波德申、瓜拉丁加奴及马六甲,年炼油能力1000万吨左右。

图

制造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主要产品有橡胶制品和水泥等,还发展了冶金、机械和电子工业等。工业多数集中在西马的西海岸带,已建起槟城—北海、太平—怡保、吉隆坡—巴生、马六甲、芙蓉—波德申、新山等初具规模的工业基地;东海岸的工业基地在关丹。古晋、哥打基纳巴卢、斗湖等为东马工业基地。槟城巴六拜出口加工区为电子工业中心。主要电厂分布在西马矿场、 种植园与城镇集中的西海岸带。 全国装机容量近155.3万千瓦,1981年发电量 95亿度,其中水力发电占30%。

交通运输

公路占主导地位,1981年公路总长23714公里,80%以上里程为沥青及混凝土路面。西马占公路总长77%。主干线联邦大道有纵贯半岛的 2条线路和横跨半岛 3条线路,其中有3条也是2号和18号亚洲公路的境内段,这些公路联系西马各主要城镇、矿场和种植园。1982年建成通车的槟威公路大桥,从北海到槟城,长13.5公里,为世界第三跨海长桥,是1号联邦大道兼2号亚洲公路的重要旁延。东马公路占总长度23%,主要有西南、中、东北3段线路,分别连接沿海与内地城镇。铁路总长2300余公里,绝大部分在西马,为1米制窄轨,有2条南北行干线,西干线大致与联邦1号公路并行。东马为轻便铁路,沟通沙巴南海沿岸与内地城镇。海运为原产品出口的重要渠道,海港众多,以西马的西海岸和东马的东西两端港口最重要,主要有西马的巴生港、槟城港、巴西古当和关丹港,前3个港口有集装箱码头;东马有山打根、哥打基纳巴卢、古晋和泗务等。国内大小机场 100多个。吉隆坡、槟城、哥打基纳巴卢和新山有国际机场。

对外贸易

历年贸易总额及人均贸易额居东南亚第二位。出口以原产品为主,有石油、橡胶、木材、锡锭、棕油和纺织品等。进口以机械、运输设备、矿物燃料等占较大比重。主要贸易对象是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和澳大利亚。

地区经济差异

东、西马的经济差异很明显。论土地面积,东马大于西马50%;论人口数量西马约为东马的5倍;提供国民生产总值西马约为东马的4倍。东、西马内部地区差异亦颇分明,主要见于西马的中央山脉东、西两侧,东马的东、西两部分。

(1)西马西部。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岸,包括玻璃市、吉打、槟榔屿、霹雳、雪兰莪、森美兰、马六甲、柔佛 8州及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占全国面积20.5%,人口69.7%。华人、印度人大部分居此,城市人口以华人占多数。本区开发历史悠久。吉打平原与雪兰莪沿海平原是国内重要稻作区。内地山麓地带集中了全国绝大多数的矿场、种植园、公路、铁路、工厂、城镇以及主要电站。海峡沿岸有全国主要港口巴生港、槟城港和巴西古当港,吞吐量约为全国的70%。

(2)西马东部。滨临南海,包括吉兰丹、丁加努、彭亨等5州,占全国面积19.4%,人口14.7%。独立前,除吉兰丹三角洲的稻作、丁加奴内地的铁矿、城乡民族工艺及沿海渔业外,资源开发很少,生产水平不高。独立后,修建公路,改善了城乡之间以及对西部地区的交通联系,新辟关丹深水港,内地开辟珍卡等垦殖区,特别是70年代起,丁加奴沿海开采石油与天然气,建立石油工业基地,为本地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东马西部,即沙捞越州。占全国面积37%及人口8.7%。 城镇小而稀疏,集中于海岸内侧河流下游。多河口港埠,河流为重要交通线。石油与胡椒产量居全国首位,民都鲁新建有全国最大液化天然气厂及和东盟合营的尿素厂。

(4)东马东部,即沙巴州。占全国面积23.1%,人口6.9%。多火成岩与金属矿,沿海有石油与天然气;河流富水力资源;森林覆盖率居各区首位,木材提供本地区出口总值的50%以上。谷地土肥草茂,农牧业较盛,大力发展油棕与可可。沿海水产丰富。海岸线最曲折,多天然港湾和良港。文莱湾江的纳闽岛原为沙巴州直辖县,岛上的维多利亚港是婆罗洲北岸各港的转运站。70年代建立船坞,为沙巴海上钻探石油的服务基地。80年代升为联邦直辖区。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