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1031~1095)

图

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历任昭文馆校勘、提举司天监事、史馆检讨、集贤院校理等职。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宋史·沈括传》),是中国古代以博学著称的科学家。

他通过对动植物的观察和研究,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广泛记载和描述了各地所产的动植物,如南海的砗磲、潮州的鳄、西北的枸杞、北方沙漠的跳鼠等。他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留下了不少科学的记录。关于动物方面,如描述海蛤,“海蛤即海岸泥沙中得之,大者如棋子,细者如油麻粒,黄白,或赤相杂,盖非一类,乃诸蛤之房”,“蛤之属,其类至多……不适指一物,故通谓之海蛤耳。”海蛤是海产双壳类的总称。可知当时人们已了解到海蛤的种类很多,并能根据大小、颜色形态特点来辨认它们不是一类。而是各种蛤类的总称。沈括还描述了鳄的形态和习性。“大体其形如鼍,但喙长等其身,牙如锯齿”,“遇鹿豕即以尾戟之以食”。并介绍了当地人利用鳄的这种习性“设钩于大豕之身,筏而流之水中,鳄尾而食之,则为所毙”,从而灭之。在《梦溪笔谈》中还记载了利用河豚“触栅则怒,而腹鼓浮于水上”的习性进行捕捞。书中还载有关于庆州地区利用“步行虫”防除农业害虫的事例,以及河北沧州景县一带人民防御蚊虻的方法等。

在植物方面,他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和观察后,根据实物,校正了前人认识的错误,如指明蒲芦是香蒲和芦苇,赤剑是天麻,以及枳实、枳壳的区别等。他以中国南北不同地区的物候为例,说明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密切关系,他说:“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桥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

此外,他在解剖生理方面也有比较精深的研究,他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提出,人有咽和喉两个部分,咽用来咽食食物,喉则用来通气。他对化石也有正确的认识,他在太行山上看到螺蚌壳化石,据此他正确地指出这一地带过去乃是海滨。

沈括的主要著作有《梦溪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长兴集》19卷,《苏沈良方》15卷等。其中以广泛记载各地动植物的《梦溪笔谈》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科学著作,它还记载了其他方面的生物学知识。